2021年11月的文章
第244页
1.篮球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篮球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具体【 】
A.步骤
B.手段
C.计划
D.原则
2.根据跳高时过杆技术的不同,可将跳高分为【 】
A.俯卧式、滚式、背越式、跨越式、剪式
B.仰卧式、剪式、滚式、背越式、纵式
C.背越式、跨越式、仰卧式、俯卧式、剪式
D.剪式、滚式、纵式、仰卧式、跨越式
3.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是【 】
A.突发事件处理
B.说明与榜样
C.评比与表扬
D.批评与纠错
4.教学中遇到技术难度较大的项目,一般采用【 】
A.完整教学法
B.分解教学法
C.完整与分解相结合的教学法
D.随意进行
5.排球运动中,正面上手传球的正确击球点为【 】
A.胸前约一球距离
B.额前约一球距离
C.胸前约半球距离
D.额前约半球距离
6.不属于排球基本技术的是【 】
A.吊球
B.垫球
C.传球
D.发球
7.男子竞技体操项目是【 】
A.四大项
B.五大项
C.六大项
D.七大项
8.影响器械投掷远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技术的掌握
B.器械出手的高度
C.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和角度
D.空气对器械的阻力
9.短跑是以【 】为基础,以无氧代谢功能为特点的体育竞赛活动。
A.耐力素质
B.力量素质
C.灵敏素质
D.速度素质
10.长跑到达终点时,如运动员骤然站立不动,易发生昏倒,这是因为【 】
A.心收缩力减弱
B.体位改变
C.肌肉挤压作用骤停
D.呼吸运动减弱
11.110米栏的全程跑技术包括【 】、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终点冲刺跑技术。
A.起跑技术
B.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C.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
D.跑进中攻栏技术
12.人体运动时,肌肉工作的直接能源是ATP,其最终的供能形式是【 】
A.有氧氧化供能和无氧氧化供能
B.磷酸原供能和乳酸能供能
C.糖原供能
D.蛋白质供能
13.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经常参加跳绳活动,可以提高【 】功能,发展弹跳力和身体协调性,增强耐力。
A.肾脏
B.代谢
C.心脏
D.代偿
14.队列练习时,听到“立正”口令后两脚尖应向外分开的角度约是【 】
A.40°
B.60°
C.80°
D.100°
15.体育态度是个体对外界对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 】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A.认知、情感、技能
B.认知、情感、行为意向
C.认知、技能、行为意向
D.情感、行为意向、技能
16.足球整体进攻战术中,依据进攻的区域,整体进攻战术可分为【 】
A.快速反击、层次进攻和破密集防守进攻
B.边路进攻、中路进攻和转移进攻
C.边路进攻、中路进攻和层次进攻
D.快速反击、转移进攻和破密集防守进攻
17.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 】
A.观赏性、竞技性、传统性
B.表演性、民族性、传统性
C.表演性、商业性、传统性
D.娱乐性、国际性、传统性
18.武术是以【 】为主要内容,以【 】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A.技击;功法、套路和搏斗
B.套路练习;搏斗
C.搏斗;套路练习
D.套路和搏斗;技击
19.2008年第【 】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A.27
B.28
C.29
D.30
20.推铅球时,握好球后应将球放在【 】
A.肩部
B.锁骨窝
C.颈部
D.脸部
1.【 】进攻战术形式是排球进攻战术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战术形式。
A.“中一二”
B.“边一二”
C.后排插上
D.交叉换位
2.在动作的方向、路线较为复杂时采用【 】有利于教师领做和学生模仿。
A.背面示范
B.正面示范
C.镜面示范
D.侧面示范
3.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和练习方式,多种感觉参与,以动作记忆为主和受各种【 】因素的影响。
A.场地
B.情绪
C.游戏
D.器材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体育锻炼的目的?【 】
A.增强体质
B.增进健康
C.提高抗病能力
D.提高运动成绩
5.支撑跳跃是一项借助支撑的跳跃运动,整个动作包括【 】技术环节。
A.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B.助跑、起跳、支撑腾空、落地
C.助跑、起跳、推手、落地
D.助跑、腾空、推手、落地
6.排球比赛中,队员在处理球时,以头顶球过网,应视为【 】
A.连击
B.持球
C.得分
D.有效击球
7.下列不属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是【 】
A.实践性
B.基础性
C.健身性
D.单一性
8.马拉松赛跑过程中,脂肪氧化供能起着节省【 】的作用。
A.糖和维生素
B.糖和蛋白质
C.维生素和蛋白质
D.糖和无机盐
9.唯一能被机体直接利用的单糖是【 】
A.果糖
B.半乳糖
C.葡萄糖
D.蔗糖
10.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1.【 】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A.体育兴趣
B.体育动机
C.体育行为
D.体育态度
12.【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娱乐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社会体育
13.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一局为【 】
A.11分
B.15分
C.21分
D.25分
14.下列不属于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的是【 】
A.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
B.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C.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
D.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15.同学甲所在班级要求每个同学选择一个体育模块学习,他所选的项目需要速度与爆发力,其技术动作的顺序是:预备→跑→起跳→腾空→挺身→落地→起身→向前走,甲所选项目是【 】
A.跳水
B.跳远
C.跳箱
D.足球
16.决定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有初速度、腾起角度、【 】
A.助跑和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B.腾起瞬间身体重心高度
C.腾起后空中姿势的控制
D.落地后收腹举腿的技术动作
17.篮球场中,三分线距离篮筐中心垂直投影点的距离是【 】
A.5.85米
B.6.15米
C.6.25米
D.6.75米
18.足球比赛中承担特定防守任务的“清道夫”是【 】
A.拖后中卫
B.前锋
C.盯人中卫
D.前卫
19.学校组织一场足球赛,8个队,先采用两组单循环,取每组前两名,然后再进行交叉赛取相同名次进行决赛。若要分出前四名,共需【 】场比赛。
A.16
B.20
C.12
D.14
20.某教师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学生在垫球练习中注意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带来的喜悦感。这体现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四个课程目标中的【 】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名师题库,章节练习,模块练习,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选易错题
1.下列不属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必测项目的是【 】
A.中长跑
B.身高
C.体重
D.肺活量
2.按照各项比赛成绩的评定方法,可将众多竞技项目分为【 】大类。
A.三
B.四
C.五
D.六
3.【 】是指足球运动员运用身体的有效部位,将运行中的球有目的接控在所需位置上的动作方法,是运动员获得球的主要手段。
A.抢球
B.断球
C.运球
D.接球
4.健美操队形设计最基本且首要的要求是【 】
A.变化流畅
B.对比鲜明
C.构图清晰
D.结合新颖
5.练习者在极限强度运动时,肌肉中的ATP和CP在【 】秒内就几乎耗竭。
A.5
B.10
C.15
D.20
6.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发育最快的系统是【 】
A.心血管系统
B.生殖系统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
7.关于赛前或较大运动量之前,正确的补糖方案为【 】
A.前三天采用高糖膳食
B.赛前2~4小时补充果糖
C.赛前15分钟补充葡萄糖
D.以上都可以
8.根据生理学新陈代谢规律提出来的是【 】
A.人体心理规律
B.人体适应规律
C.身体认知规律
D.条件反射规律
9.在武术项目中,以“拦、拿、扎”为主要技术的是【 】
A.鞭术
B.枪术
C.刀术
D.棍术
10.【 】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集合,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一次或一组内容分解成有机联系的几个部分,逐次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A.单元教学
B.分解教学
C.层次教学
D.反复教学
1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动作比较简单、学生可直接模仿的动作可采用【 】
A.正面示范
B.背面示范
C.侧面示范
D.镜面示范
12.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包括【 】
A.传切、掩护、关门和夹击
B.掩护、抢断、策应和突分
C.传切、掩护、策应和突分
D.传切、掩护、突分和夹击
13.中长跑中的“第二次呼吸”出现在【 】
A.起跑阶段
B.途中跑阶段
C.“极点”出现后
D.冲刺阶段
14.终结性评价主要是以【 】评价的方式进行。
A.体育教学过程
B.学习效果
C.体育成绩
D.技能掌握程度
15.1968年,美国人福斯贝里首创了【 】跳高技术。
A.跨越式
B.俯卧式
C.背越式
D.跨步式
16.下列不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是【 】
A.早操、课间操
B.运动队训练
C.运动会
D.体育课篮球比赛
17.跳远比赛运动员完成试跳后,应向【 】走出落地区,否则判为试跳失败。
A.后
B.左前方
C.前
D.右前方
18.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是【 】
A.以长时间速度性练习为主
B.运动量的安排要合理,一般强度、密度可稍大一些
C.避免做过多的憋气动作
D.宜采用较多的耐力性及力量性练习
19.【 】年,中国女排顽强拼搏获得我国体育史上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A.1980
B.1981
C.1982
D.1984
20.【 】是羽毛球比赛的最基本的战术。
A.打四方球
B.快拉快吊
C.发球抢攻
D.守中反攻
1.单手肩上投篮时,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来工作,使球柔和地从哪两个指端投出?【 】
A.中指和无名指
B.拇指和小指
C.拇指和食指
D.食指和中指
2.体育的功能包括教育功能、【 】功能和娱乐功能。
A.健身
B.健美
C.健康
D.康复
3.跨栏跑时,摆动腿跨过栏后积极下压,【 】落地。
A.全脚掌
B.前脚掌
C.双脚
D.脚后跟
4.短跑途中跑的主要任务是【 】
A.尽量发挥较快的跑速
B.继续提高跑速
C.保持高速跑
D.继续发挥和保持最高速度
5.在足球运动中,中远距离射门的常用技术是【 】
A.脚背内侧踢球
B.脚背外侧踢球
C.脚背正面踢球
D.脚内侧踢球
6.武术套路的雏形是【 】
A.五禽戏
B.八段锦
C.太极拳
D.武舞
7.做武术弹踢腿时,小腿绕膝关节转动的轴是【 】
A.矢状轴
B.冠状轴
C.垂直轴
D.水平轴
8.足球比赛中,每队上场队员应为【 】人。
A.6~11
B.7~11
C.8~11
D.9~12
9.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下列关于肺活量说法错误的是【 】
A.未成年人肺活量每年下降10%以内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B.肺活量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
C.肺活量因性别和年龄而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D.正常情况下,连续测五次肺活量,一次强于一次说明呼吸肌机能好
10.下列不属于影响人们坚持体育锻炼主要因素的是【 】
A.个人动机
B.可利用的时间
C.个体对良好健康状况的知觉
D.科学技术的发展
11.在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通常采用【 】制。
A.五局四胜
B.五局三胜
C.七局四胜
D.六局四胜
12.足球比赛时,驱逐球员出场用的牌子为【 】
A.黄色
B.橘色
C.红色
D.白色
13.下列关于足球比赛中掷界外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双脚同时起跳,离开地面
B.掷界外球队员必须面向球场
C.双手将球从头顶抛出
D.双脚可以越过边线,进入球场
14.运动过度,轻者症状表现为【 】
A.心律不齐
B.肌肉持续酸痛
C.恶心呕吐
D.全身无力
15.铅球、铁饼项目比赛时,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试掷后,身体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铁圈上沿,以及掷出的铅球、铁饼没有完全落在落地区线以内均判失败。器械落地后,运动员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时,必须从投掷圈【 】走出。
A.后半圈
B.前半圈
C.圆心处
D.任意地方
16.在科学的训练条件下,高原的低氧环境给运动员带来的好处不包括【 】
A.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B.增强机体的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
C.刺激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D.提高耐寒力
17.最大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 】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因人而异
18.篮球比赛中制止快攻发动的关键是【 】
A.积极拼抢前场篮板球
B.控制对方的推进和以少防多
C.防守对方快下队员
D.堵截快攻第一传和接应
19.【 】由肱骨下端关节面与尺、桡骨上端关节面构成,属于典型的复关节。
A.肩关节
B.手关节
C.踝关节
D.肘关节
20.教案亦称【 】,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所设计出的教学基本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
A.教学设计
B.教学计划
C.课程内容
D.课时计划
1.乒乓球正手发奔球的动作要点不包括【 】
A.抛球不宜太高
B.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C.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
D.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
2.小敏在篮球运球练习时,总低头,不观察场上情况。对此有效的纠错方法是【 】
A.加强身体素质练习
B.看教师手势运球
C.原地拍静止不动的球
D.原地低运球练习
3.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体现了【 】的基本理念。
A.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B.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C.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D.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4.学生投篮的手臂侧靠墙,徒手做投篮动作是为了纠正【 】
A.接球手型不正确
B.肘关节外展
C.手臂过早前伸
D.抬时伸臂不充分
5.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跑动中未接稳球,掉在脚上弹出去3米,此时该名运动员拿起球并开始运球进行比赛,该名运动员的动作属于【 】
A.脚踢球违例
B.带球走违例
C.合法
D.非法运球违例
6.中国古代“六艺”教育中,属于体育范畴的内容是【 】
A.礼、乐
B.射、御
C.书、数
D.礼、射
7.下列哪种动作不被判罚间接任意球?【 】
A.拖延时间
B.阻挡对方
C.守门员用手触及同队队员直接掷入的界外球
D.故意手球
8.侧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完整动作正确要点是【 】
A.蹬腿、送髋、转体、挺胸、抬头、推臂、拨球
B.蹬腿、送髋、挺胸、抬头、拨球
C.蹬腿、转体、送髋、挺胸、低头、拨球
D.转体、挺胸、抬头、推臂、拨球
9.特殊奥运会的参与对象是【 】
A.残疾人
B.智障人
C.正常人
D.聋哑人
10.在挺身式跳远的技术中,【 】是最重要的。
A.助跑
B.踏跳
C.助跑与踏跳的结合
D.落地
11.成年男子铅球标准重量是【 】,成年女子铅球标准重量是【 】
A.7.26kg;5kg
B.7.26kg;4kg
C.5kg;4kg
D.6kg;4kg
12.第31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是【 】
A.北京
B.伦敦
C.里约热内卢
D.东京
13.排球运动中,垫球用力的大小与来球的力量【 】,与垫球的目标距离【 】
A.无关;成正比
B.成正比;成反比
C.成反比;无关
D.成反比;成正比
14.男子110米跨栏跑比赛中,栏高是【 】
A.0.76m
B.0.84m
C.0.914m
D.1.067m
15.股四头肌是人体膝关节伸的主要收缩肌,其肌腱向下止于哪一部位?【 】
A.胫骨外侧髁
B.胫骨粗隆
C.髌骨
D.胫骨内侧髁
16.以下不属于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选项是【 】
A.信息反馈功能
B.动机强化功能
C.环境营造功能
D.考察、鉴定功能
17.画分道线时,应以跑道内突沿外沿为基准,各分道线都是用5厘米的白灰色线画成的。标准场地或正规比赛的分道宽应为【 】
A.1.22米或1.25米
B.1.22米或1.27米
C.1.25米或1.27米
D.1.25米或1.30米
18.骨骼肌纤维的肌膜是由【 】组成的,两者之间有间隙。
A.红细胞膜和基膜
B.白细胞膜和基膜
C.细胞膜和基膜
D.细胞膜和底膜
19.小红在进行耐久跑练习过程中,总是觉得跑一会儿就喘不过气来,询问老师后,指出她的呼吸方法不对,耐久跑一般【 】
A.只用鼻呼吸
B.只用口呼吸
C.使用鼻和口同时呼吸
D.采用腹部呼吸法
20.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一般包括【 】
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B.教学工作计划、课时计划
C.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D.教学进度、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1.篮球运动中,适合与持球突破技术相结合的进攻战术是【 】
A.掩护配合
B.传切配合
C.策应配合
D.突分配合
2.骨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形态分类不包括【 】
A.短骨
B.长骨
C.肩骨
D.不规则骨
3.在体育单元教学中,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异质或同质的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比赛与展示,教师这种教学安排采用的是【 】
A.技能掌握教学模式
B.快乐体育目标教学模式
C.发现式教学模式
D.小群体学习型教学模式
4.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称为【 】
A.练习频率
B.练习轨迹
C.练习速度
D.身体姿势
5.运动中补糖应该【 】
A.多量多次
B.多量少次
C.少量多次
D.一次
6.手球起源于【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瑞士
7.儿童少年的田径运动训练工作是一项巨大的人才培养系统工程。训练工作的【 】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A.系统性
B.科学性
C.全面性
D.创造性
8.根据肌肉运动特点,可把肌肉分为不随意肌和【 】
A.骨骼肌
B.随意肌
C.平滑肌
D.心肌
9.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决定了田径训练的主要内容,即【 】训练。
A.身体、技术、战术、综合
B.身体、技术、心理、综合
C.身体、技术、战术、心理
D.技术、战术、心理、综合
10.人体的水平位移的两种形式是走和跑。其中跑的一个周期是【 】
A.两个支撑期和两个腾空期
B.两个支撑期和一个腾空期
C.一个支撑期和两个腾空期
D.一个支撑期和一个腾空期
11.体育运动中的特殊体验有高峰体验、流畅体验、【 】
A.愉悦体验
B.成功体验
C.居上体验
D.跑步者高潮
12.肺是呼吸系统的实质性器官,根据肺的功能,肺的组织结构可分为【 】
A.导气部和肺泡
B.导气部和呼吸部
C.肺泡和呼吸部
D.肺泡和毛细血管
13.新陈代谢是靠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 】统一的过程进行的。
A.对立
B.绝对
C.相对
D.完全
14.标准羽毛球场地:长13.40米,单打场地宽5.18米,双打场地宽【 】米。
A.5.16
B.6.10
C.6.16
D.6.61
15.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教材特点、教学环境等选择【 】
A.教学功能
B.教学管理
C.教学理念
D.教学方法
16.高中学生在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需上满【 】课时,修完【 】模块,获得【 】学分。
A.180;6;12
B.216;12;12
C.196;5;10
D.186;12;12
17.赛跑是一种剧烈的体育运动项目,容易发生肌肉拉伤等事故。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A.比赛开始前,为保证能量充足,多吃食物
B.比赛开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C.终点冲刺后立即停下,节约体能
D.比赛结束后马上坐下休息,喝水补充水分
18.正规排球比赛中,球网高度为2.43米的组别是【 】
A.少年男子
B.成年男子
C.少年女子
D.成年女子
19.武术运动具有内外合一、【 】的民族风格。
A.广泛运用
B.丰富多彩
C.形神兼备
D.形体规范
20.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 】个发展阶段。
A.两
B.三
C.四
D.五
1.挺身式跳远的技术特点是身体腾空后【 】
A.起跳腿大腿积极前摆,向摆动腿靠近
B.摆动腿大腿积极下放后摆,向起跳腿靠近
C.摆动腿大腿下放前摆,同时起跳腿前摆,两腿空中交替前摆
D.起跳腿和摆动腿腾空后收腹举腿
2.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
A.白细胞
B.乳酸
C.水
D.CO2
3.【 】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A.学校体育
B.群众体育
C.大众体育
D.社会体育
4.排球比赛中,当处于准备姿势时,身体重心应【 】
A.升高并落于全脚掌
B.升高并落于前脚掌
C.降低并落于全脚掌
D.降低并落于前脚掌
5.新中国成立后,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射击比赛中,我国【 】获得了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A.王义夫
B.张珊
C.许海峰
D.李玉伟
6.下列属于动作形态术语的是【 】
A.举
B.回环
C.团身
D.前
7.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推迟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是第【 】届奥运会。
A.30
B.31
C.32
D.33
8.下列不属于我国裁判员技术等级的一项是【 】
A.国际级裁判员
B.国家级裁判员
C.一级裁判员
D.二级裁判员
9.单杠骑撑前回环动作围绕人体哪一个基本轴来完成?【 】
A.垂直轴
B.矢状轴
C.冠状轴
D.长轴
10.下列关于人体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组织主要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等构成
B.骨具有改建、修复的能力,但不具备再生的能力
C.成人有206块骨,其中有3块听小骨
D.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中轴骨和躯干骨
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确定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 】
A.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D.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12.学习足球传球和射门技术时,首先要学会【 】
A.踢球技术
B.运球技术
C.掷界外球技术
D.停球技术
13.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是【 】
A.健康体适能
B.技能体适能
C.有氧适能
D.肌适能
14.我国学校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平均心率标准是【 】
A.100~120次/分
B.120~140次/分
C.140~160次/分
D.160~180次/分
15.足球比赛中,裁判员认为场上队员有【 】情况时,将判给对方踢间接任意球。
A.阻挡对方队员
B.冲撞对方队员
C.推对方队员
D.拉扯对方队员
16.下列教学内容适合采用正面示范的是【 】
A.武术的套路教学
B.做徒手操
C.跑步中摆臂动作
D.球类运动
17.下列对短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从“起跑步”到转入途中跑姿势的一个疾跑段
B.充分利用起跑所获得的初速度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
C.第一步从“起跑步”开始,摆动腿前摆与支撑腿的交角稍大于90°
D.通过持续加速跑,使人体奔跑速度尽快接近或达到自己的最高跑速
18.足球比赛中,裁判员鸣哨并做出单臂上举、掌心向前的手势,判罚的是【 】
A.间接任意球
B.直接任意球
C.角球
D.点球
19.乒乓球比赛中,双打和单打宜采用的赛制为【 】
A.四局三胜制
B.五局三胜制
C.七局四胜制
D.六局五胜制
20.在400米比赛中,第二跑道选手的起点在第一跑道的选手的起点的前面,这是因为【 】
A.以防选手之间相撞造成损伤
B.第二跑道周长比第一跑道的周长要长
C.第二跑道周长比第一跑道的周长要短
D.主要是便于裁判判定成绩
2021年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历年真题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选出下列选项书合适的一项填入文中空缺处【】 南怀瑾先生说过,儒、道、佛三家分别开着不同的店,店内商品________,有钱没钱都可以进去逛逛,中华文...
1.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为【 】
A.6~7岁
B.8~9岁
C.10~13岁
D.14~15岁
2.体育教学中,友情分组的方法是指【 】
A.按照体能分组
B.按照体能、技能分组
C.按照人际关系分组
D.按照兴趣爱好分组
3.运动性贫血是由于运动过程中【 】数量减少而引起的。
A.血小板
B.白细胞
C.血红蛋白
D.红细胞
4.三级跳远起跳板至落地区远端不得短于【 】
A.9米
B.10米
C.21米
D.19米
5.竞技性健美操的比赛项目不包括【 】
A.混双项目
B.三人项目
C.混五项目
D.男单项目
6.体育课备课的两种形式是集体备课和【 】
A.小组备课
B.年级组备课
C.个人备课
D.师生共同备课
7.粗肌丝主要由【 】构成。
A.肌凝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钙蛋白
D.原肌球蛋白
8.下列不属于武术单器械的是【 】
A.朴刀
B.长穗剑
C.猴棍
D.峨眉刺
9.防守队员在同伴漏防时,立即放弃自己的对手,去补防那个威胁最大的进攻者,而漏人防守队员及时换防的一种协同防守方法是【 】
A.关门配合
B.夹击配合
C.补防配合
D.交换配合
10.现代羽毛球运动起始于英国,大约于【 】传入我国。
A.1910年
B.1920年
C.1930年
D.1940年
11.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中,一般是【 】号位跟进。
A.6
B.5
C.4
D.1
12.肌肉在做等长收缩时,肌张力【 】外加的负荷阻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
13.在篮球战术中,传切配合的要求不包括【 】
A.队员配合的距离要拉开,切入路线要合理
B.传球队员动作要隐蔽,传球及时、准确
C.传球队员要及时提醒同伴,并主动让出通路使同伴能够继续防住对手
D.切入队员要利用假动作迷惑对手,掌握好摆脱时机,切入时,紧贴对手,动作快速、突出
1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区别对待原则、【 】原则、安全性原则。
A.阶段性
B.合理性
C.规范性
D.经常性
15.血液循环路线:【 】→(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 】→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A.左心室;右心房;左心房
B.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
C.右心室;右心房;左心房
D.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
16.篮球运动的持球手法是传球的基础,而提高传球技术的关键是【 】
A.球的落点
B.双手持球
C.合理的用力
D.注意观察
17.体育游戏不同于智力游戏的地方是【 】
A.具有趣味性
B.具有一定的规则
C.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
D.具有教化性
18.某教师让学生根据武术挂图分组探索学习,但学习效果不好,其中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
①组内人数过多②探究时间过短③内容难度过大④教师讲解过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乒乓球发球技术中,站位中近台偏右左脚稍前,身体稍右转,球向上抛起,持拍手由右后向前挥动的是【 】
A.正手平击发球
B.反手平击发球
C.反手发急球
D.正手发短球
20.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 】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A.深度
B.节奏
C.深度和节奏
D.较平稳
1.【 】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作用。
A.技能指导
B.坚持实战
C.不断优化
D.体育兴趣
2.在足球比赛中,踢球的【 】动作,既可以维持身体平衡又可以控制出球方向和加大踢球力量。
A.摆腿
B.支撑
C.发力
D.随前
3.跳高场地落地区域的海绵包不得小于【 】
A.4米×3米
B.5米×3米
C.6米×3米
D.5米×4米
4.环形包扎法的适用部位不包括【 】
A.额部
B.手腕
C.小腿下部
D.膝盖
5.身体素质中,协调性快速发展的年龄是【 】
A.6~8岁
B.8~10岁
C.10~12岁
D.13~15岁
6.目前小学体育教材的处理方法是【 】
A.混合编写
B.分别编写
C.汇编分注
D.上述都不是
7.2004年2月4日,国际足联确认了【 】是足球的发源地。
A.英国
B.巴西
C.阿根廷
D.中国
8.下列哪种运动对于降低血脂效果更好?【 】
A.力量练习
B.有氧运动
C.柔韧性练习
D.平衡能力练习
9.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中,按照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分类,可分为【 】
A.教授法、学练法或指导法、练习法
B.讨论法、学练法或指导法、练习法
C.教授法、学练法或指导法、讨论法
D.教授法、讨论法或合作法、练习法
10.【 】不是体育锻炼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A.擦伤
B.刺伤
C.拉伤
D.裂伤
11.分解教学法的主要作用是【 】
A.易于形成技术动作的整体概念和动作的关联
B.有利于从一开始就领会该项目的完整技术结构
C.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最终达到完全掌握动作的目的
D.练习手段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足球基本技术中,脚背正面踢定位球,应采用【 】
A.直线助跑
B.斜线助跑
C.弧线助跑
D.不助跑
13.放松游戏的目的是使学生运动后在身心上达到放松,由【 】状态过渡到【 】状态。
A.安静;兴奋
B.激动;低落
C.运动;安静
D.低落;激动
14.短距离跑的最大特点是用最短的时间发挥最高的速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B.蹬地的力量与方向
C.步长和步频
D.腿部肌肉力量与方向
15.下列营养素中,既可承担氧气运输,又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平衡的是【 】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16.体质测试中,下列不适合用来测试柔韧性的是【 】
A.转肩
B.引体向上
C.转体
D.坐位体前屈
17.参加短时间重复训练的运动员体内以【 】系统为主供能。
A.磷酸原代谢
B.乳酸
C.蛋白质
D.脂肪
18.超量恢复的【 】取决于体内能量消耗的程度。在生理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能量消耗越多,引起的超量恢复也越明显。
A.程度
B.程度和时间
C.时间
D.快慢
19.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 】
A.单脚跳
B.双脚跳
C.跨步跳
D.跳跃
20.跳远是反映人体什么素质的项目?【 】
A.力量
B.速度
C.爆发力
D.柔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