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形包扎法的适用部位不包括【 】
A. 额部
B. 手腕
C. 小腿下部
D. 膝盖
2.以下哪一个不是肌肉的种类?【 】
A. 骨骼肌
B. 平滑肌
C. 心肌
D. 红肌
3.影响学生运动兴趣水平的因素较多,其中“有希望完成的、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能带来愉快感的体育运动容易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因素是【 】
A. 成功体验的获得
B. 运动需要的满足
C. 运动内容的新奇性
D. 现有的运动技术水平
4.下列选项中,【 】体育项目发源于中国。
A. 排球
B. 网球
C. 武术
D. 乒乓球
5.人的下肢骨有【 】
A. 60块
B. 62块
C. 64块
D. 66块
6.采用站立式起跑的田径项目是【 】
A. 100米
B. 110米栏
C. 400米
D. 1500米
7.【 】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集合,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一次或一组内容分解成有机联系的几个部分,逐次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A. 单元教学
B. 分解教学
C. 层次教学
D. 反复教学
8.发展绝对速度的主要训练手段是【 】
A. 300米计时跑
B. 150米计时跑
C. 200米计时跑
D. 60米计时跑
9.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的方法有自我感觉法、观察法和【 】
A. 访问法
B. 评比法
C. 生理测定法
D. 调查法
10.体育教学中,友情分组的方法是指【 】
A. 按照体能分组
B. 按照体能、技能分组
C. 按照人际关系分组
D. 按照兴趣爱好分组
1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两者在研究对象上都是人类从事身体活动条件下的【 】
A. 心理准备
B. 心理现象
C. 个性心理
D. 上述都不是
12.仰卧举腿动作的原动肌是【 】
A. 腹直肌
B. 髂腰肌
C. 肋间内肌
D. 股四头肌
13.在热的环境中运动会造成正的热平衡,而使体温升高,从事体育运动的最佳体温是【 】,骨骼肌的温度是【 】
A. 38.5℃;36.5℃
B. 39.5℃;38.5℃
C. 38.0℃;37.2℃
D. 37.2℃;38.0℃
14.以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课程类型为【 】
A.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B.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D. 直线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15.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指的是体育课的【 】特性。
A. 基础性
B. 实践性
C. 健身性
D. 娱乐性
16.耐力跑测试是为了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及【 】耐力。
A. 心肺
B. 有氧
C. 肌肉
D. 无氧
17.在体操教学中,正确的保护帮助方法是【 】
A. 托、顶、推
B. 挡、扯、搓
C. 拉、扶、送
D. 推、送、拍
18.下列哪项素质不能体现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
A. 力量素质
B. 心理素质
C. 速度素质
D. 耐力素质
19.下列体育活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等心理品质的是【 】
A. 慢走
B. 快走
C. 跳山羊
D. 乒乓球
20.最新田径规则中,铅球投掷扇形区内角角度最接近于【 】
A. 40°
B. 45°
C. 35°
D. 30°
1.太极拳、气功属于【 】
A. 有氧运动
B. 力量性运动
C. 伸展运动
D. 速度性运动
2.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Hb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 】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A. 低于
B. 高于
C. 等于
D. 大于
3.肺部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
A. 呼吸
B. 外呼吸
C. 内呼吸
D. 肺通气
4.运动过程中,将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的主要器官是【 】
A. 心脏
B. 肾脏
C. 骨骼肌
D. 肝脏
5.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主要采用【 】
A. 定量评价
B. 定性评价
C.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D. 因人而异
6.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 】
A. 刚柔并济、快慢相间、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B. 柔和自然、洒脱灵活
C. 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D. 刚劲有力、快慢相间、洒脱灵活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骨生长的外因的是【 】
A. 营养
B. 激素
C. 机械力
D. 体育锻炼
8.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A. 运动参与
B. 运动技能
C. 心理健康
D. 社会适应
9.篮球突破时,左脚向前方跨出半步,做出向左突破的假动作。当对手重心向右移动时,左脚前脚掌内侧迅速踏地,向对手左侧跨出一大步,同时上体右转探肩,贴近对手,球移至右手,左脚交叉步前跨抢位,同时向左脚左斜前方推放球,右脚用力蹬地跨步,加速超越对手。这一技术动作是【 】
A. 同侧步持球突破
B. 体前变向运球突破
C. 前转身运球突破
D. 交叉步持球突破
10.24式简化太极拳的第六式是【 】
A. 左揽雀尾
B. 倒卷肱
C. 右蹬脚
D. 转身左蹬脚
11.足球项目球门的宽和高分别是【 】
A. 7.32米、2.44米
B. 7.23米、2.34米
C. 7.22米、2.44米
D. 7.33米、2.44米
12.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领导评价
B. 同行评价
C. 学生评价
D. 家长评价
13.小学毕业班学生的体质测试评价属于【 】
A. 个体内差异评价
B. 绝对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相对评价
14.马步正确的做法是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在【 】
A. 两脚之间
B. 两脚前方
C. 两脚后方
D. 身体右侧
15.下列各项技术动作中,不宜采用分解法教学的是【 】
A. 蹲踞式跳远
B. 单手肩上投篮
C. 背越式跳高
D. 弓步冲拳
16.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体育教学现象及规律
B. 体育现象及规律
C. 学校体育现象及规律
D. 体育课现象及规律
17.影响体重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体力活动,二是【 】
A. 人体的进食量
B. 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
C. 情绪状态
D. 生活居住环境
18.在编写学期教学曲变时,某项教材出现的次数等于【 】
A. 该教材时数
B. 该教材时数乘以每次课的教材数
C. 该教材时数除以每次课的教材数
D. 该教材时数乘以每次课的教材数的倒数
19.大众传媒中的体育信息有助于学生【 】的形成。
A. 体育态度和价值观
B. 体育兴趣和价值观
C. 体育知识和价值观
D. 体育认知和价值观
20.重复训练法的主要特征是【 】
A. 不间断进行训练
B. 循环进行训练
C. 反复做同一练习
D. 控制练习的间歇
1.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起【 】作用。
A. 主导
B. 主体
C. 主宰
D. 主要
2.1000米跑主要的供能系统是【 】
A. 乳酸能系统
B. 磷酸原系统
C. 有氧系统
D. 无氧系统
3.羽毛球比赛中,女子单打、男子单打和所有双打项目都是以一方先得【 】分为胜一局。
A. 15
B. 21
C. 24
D. 25
4.背越式跳高采用【 】方式助跑。
A. 直线
B. 弧线
C. 直线加弧线
D. 弧线加直线
5.在突变或复杂的条件下,灵活、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称为【 】
A. 柔韧素质
B. 速度素质
C. 灵敏素质
D. 力量素质
6.在足球运动中,踢球的完整动作过程不包括【 】
A. 准备姿势
B. 随前动作
C. 助跑、支撑脚站位
D. 踢球腿的摆动、脚触球
7.【 】是生命的基础,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机体生长、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的材料。
A. 脂肪
B. 蛋白质
C. 糖类
D. 维生素
8.乒乓球技术中,【 】的要点是以上臂带动前臂发力,向右前方挥击,腰部配合用力,在高点期击球中上部。
A. 放高球
B. 正手滑拍
C. 反手拉球
D. 反手扣杀
9.身体内缺【 】,会造成甲状腺肥大(就是俗称的大脖子病)。
A. 氟
B. 氯
C. 溴
D. 碘
10.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
A. 顾拜旦
B. 皮亚杰
C. 卢梭
D. 洛克
11.乒乓球运动中,选择接发球站位的原则是【 】
A. 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来站位
B. 以面向观众为准
C. 以阻挡对手视线为准
D. 站位不受对方角度变化的影响
12.力量素质是指人体【 】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A. 跳跃
B. 跑步
C. 紧张
D. 肌肉
13.在短跑教学中,步幅提高难度非常大,为了达到理想的步幅,教师常采用后蹬跑、高抬腿跑、【 】等内容。
A. 小步跑
B. 跑下坡
C. 跑上坡
D. 牵引跑
14.初学者对于某一个运动技术有了初步的理解,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此时,该初学者的运动技能处在【 】
A. 泛化过程
B. 分化过程
C. 巩固过程
D. 自动化过程
15.下列体育游戏中,可较好发展力量素质的是【 】
A. 抓手指
B. 踢毽子
C. 推小车
D. 滚铁环
16.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教材特点、教学环境等选择【 】
A. 教学功能
B. 教学管理
C. 教学理念
D. 教学方法
17.在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 】
A. 擦伤、碰伤、刺伤、撕裂伤
B. 擦伤、切割伤、扭伤、撕裂伤
C. 碰伤、切割伤、刺伤、撕裂伤
D. 擦伤、切割伤、刺伤、撕裂伤
18.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内,分为【 】
A. 红骨髓和蓝骨髓
B. 红骨髓和绿骨髓
C. 蓝骨髓和黄骨髓
D. 红骨髓和黄骨髓
19.能使学生获得多种新鲜运动感觉,调动练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训练方法是【 】
A. 重复训练法
B. 持续训练法
C. 变换训练法
D. 循环训练法
20.足球比赛中,经常通过快速的移动来虚晃对手,自如地控制自己【 】的转移,是顺利完成假动作的关键因素。
A. 身体重心
B. 两腿
C. 两眼
D. 速度
1.根据组织及参加游戏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游戏分为娱乐性游戏、【 】、竞赛性游戏。
A. 传统性游戏
B. 自主性游戏
C. 地域性游戏
D. 教育性游戏
2.排球比赛中一方同时参与合法拦网的运动员最多为【 】
A. 1人
B. 2人
C. 3人
D. 4人
3.足球中,处理高空球最重要的手段是【 】,运用该技术,可以进行传球。
A. 抢断球
B. 大腿停球
C. 抢截球
D. 头顶球
4.田径运动中,步长是指【 】
A. 后蹬距离
B. 着地缓冲距离
C. 腾空距离
D. 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
5.新中国成立后,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射击比赛中,我国【 】获得了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A. 王义夫
B. 张珊
C. 许海峰
D. 李玉伟
6.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战术目的而决定的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是【 】
A. 战术意识
B. 战术观念
C. 战术知识
D. 战术行动
7.双杠支撑摆动时,易犯错误不包括【 】
A. 摆动节奏不好,肩紧张或塌肩
B. 摆动以肩为轴,直臂顶肩,身体基本伸直
C. 前倒后仰,后摆没有顶肩,前摆兜腿晩
D. 前摆时肩下掉,兜腿太早,两臂太吃力
8.跳高比赛中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 】厘米。
A. 2
B. 3
C. 4
D. 5
9.行进间转法,口令“向右转——走!”(齐步),要领: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前右,身体向右转90度,同时出【 】,向新的方向前进。
A. 右脚右手
B. 左脚
C. 右脚
D. 左脚右手
10.《体育与健康》课程的【 】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和学习行为的变化等方面。
A. 教学内容和效果
B. 教学方法和质量
C. 教学内容和质量
D. 教学质量和效果
11.新兴运动项目不仅能丰富体育教育内容,还能深受学生的喜爱,下列属于新兴运动项目的是【 】
A. 网球
B. 舞狮
C. 攀岩
D. 划龙舟
12.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是【 】人。
A. 瑞士
B. 瑞典
C. 法国
D. 英国
13.刮大风天气,体育老师上课站位的方法应是【 】
A. 自己背对着风
B. 学生面向着风
C. 自己面向着风,学生背对着风
D. 学生侧对着风
14.细胞内氧化、储能和供能的场所是【 】
A. 中心体
B. 高尔基复合体
C. 线粒体
D. 溶酶体
15.在小学高度跳跃项目教学中,最常用的练习项目是【 】
A. 背越式跳高
B. 俯卧式跳高
C. 剪式跳高
D. 跨越式跳高
16.足球比赛进行中,队员故意将球踢给本队守门员后,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脚停球后用手触球,裁判员应【 】
A. 判给对方罚点球
B. 判给对方直接任意球
C. 坠球恢复比赛
D. 判给对方间接任意球
17.1959年,我国运动员容国团获得了第【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打冠军。
A. 20
B. 22
C. 25
D. 26
18.跨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的任务是使人体获得【 】的水平速度,为提高起跳的效果和顺利过杆创造有利条件。
A. 身体腾起
B. 向上腾起
C. 向高运动
D. 向前运动
19.学校开展广播体操比赛时,一般采用的竞赛方法是【 】
A. 顺序法
B. 淘汰法
C. 循环法
D. 轮换法
20.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宜采用【 】
A. 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 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 分组不轮换
D. 全班教学
1.在足球训练的脚颠球技术中,最关键的是【 】
A. 甩大腿
B. 以膝关节为轴
C. 球触脚面时紧张踝关节
D. 身体重心落在踢球腿上
2.跳远技术由助跑、【 】、【 】、落地四个紧密相连的环节组成。
A. 起跳、挺身
B. 腾空、挺身
C. 起跳、腾空
D. 腾空、蹲踞
3.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 】
A. 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
B. 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
C. 运动感知、表象运动、技能形成
D. 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
4.既是横纹肌又是不随意肌的是【 】
A. 骨骼肌
B. 平滑肌
C. 心肌
D. 肌梭
5.持哑铃平卧飞鸟主要发展【 】
A. 胸大肌
B. 腹外斜肌
C. 肱二头肌
D. 小圆肌
6.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
A. 分解法
B. 快速示范
C. 常速示范
D. 正误对比示范
7.教师自编了一套涵盖游泳、射箭等动作元素的徒手操。该创编方法属于【 】
A. 完整创编
B. 移植创编
C. 情景创编
D. 改变节奏创编
8.足球比赛中,【 】既是本队防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是进攻的始发者。
A. 中锋
B. 边前卫
C. 边后卫
D. 守门员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两个节奏的配合,一个是跑,另一个是【 】
A. 步幅
B. 步频
C. 摆臀
D. 呼吸
10.正规足球比赛时间应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场,每半场时间为【 】分钟。
A. 30
B. 35
C. 40
D. 45
11.田径项目中,人体从前水平运动转为抛射运动前的技术动作称为【 】
A. 助跑
B. 起跳
C. 腾空
D. 落地
12.双手传反弹球:持球姿势用力与胸前传球相似,传球路线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折线,反弹传球的击球点一般距离接球人【 】处。
A. 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13.画跑道分道线时,应以跑道内突沿为基准,各分道线都是用【 】厘米的白灰色线画成。
A. 3.5
B. 4
C. 4.5
D. 5
14.【 】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 体育知识
B. 体育实践
C. 体育教学
D. 运动技能
15.下面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
A. 发现法
B. 演示法
C. 示范法
D. 讲解法
16.跨栏项目在田径比赛中属于【 】
A. 径赛
B. 田赛
C. 全能
D. 其他
17.体育教学中交往手段的特质性是指师生交往以非语言为主的【 】
A. 身体语言或手势语言、形态语言
B. 身体语言或体势语言、手势语言
C. 表情语言或体势语言、形态语言
D. 身体语言或体势语言、形态语言
18.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身体直接参与、体力与智力活动密切配合、【 】
A. 以实践课教学为主
B. 学生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C. 以掌握运动技能为主
D. 师生双边活动为主
19.成年男子铅球标准重量是【 】,成年女子铅球标准重量是【 】
A. 7.26kg;5kg
B. 7.26kg;4kg
C. 5kg;4kg
D. 6kg;4kg
20.一般情况下,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 】种情况。
A. 一
B. 两
C. 三
D. 四
1.在足球比赛掷界外球时,哪种行为会被裁判判定为犯规?【 】
A. 掷球前附加助跑
B. 掷球时脚在地上滑动
C. 掷球时动作有明显的停顿
D. 掷球时脚踩线
2.跳远比赛运动员完成试跳后,应向【 】走出落地区,否则判为试跳失败。
A. 后
B. 左前方
C. 前
D. 右前方
3.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功能的不同,血液循环可分为【 】
A. 体循环和肺循环
B. 肢体循环和躯干循环
C. 外循环和内循环
D. 动脉循环和静脉循环
4.体育动作技能是个体以一定的【 】为前提条件,通过运动学习而形成的,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倾向。
A. 肌肉和神经机能
B. 生理和心理机能
C. 技术和技能水平
D. 素质和运动技能
5.为展示动作的方向、路线,教师动作示范一般可采用镜面示范、正面示范、【 】示范、背面示范。
A. 全面
B. 局部
C. 侧面
D. 肢体
6.篮球投篮技术中,出手角度主要依靠【 】最后作用于球体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来调节。
A. 肘
B. 手腕
C. 手指
D. 手掌
7.健身健美操属于【 】
A. 有氧运动
B. 无氧运动
C. 健身运动
D. 耐力运动
8.下列不属于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一项是【 】
A. 讨论法
B. 分解练习法
C. 完整练习法
D. 领会教学法
9.下列哪种评价方法属于体育课评价的具体方法?【 】
A. 讲授法
B. 直观法
C. 完整法
D. 分解法
10.背越式跳高应【 】横杆起跳。
A. 面对
B. 侧对
C. 背对
D. 斜对
11.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的是【 】
A. 《钦定学堂章程》
B. 《奏定学堂章程》
C. 《体育之研究》
D. 《新学制课程标准》
12.前滚翻动作要点是支撑、蹬伸、低头、提臀、【 】
A. 蹬腿
B. 团身
C. 翻滚
D. 推手
13.健美操队形设计最基本且首要的要求是【 】
A. 变化流畅
B. 对比鲜明
C. 构图清晰
D. 结合新颖
14.跨栏跑时,摆动腿跨过栏后积极下压,【 】落地。
A. 全脚掌
B. 前脚掌
C. 双脚
D. 脚后跟
15.脚背正面踢球时,完成屈髋的主要肌肉是【 】
A. 股直肌
B. 髂腰肌
C. 股中肌
D. 缝匠肌
16.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评价时,必须采用统一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这体现了体育教学评价的【 】
A. 发展性原则
B. 一致性原则
C. 全面性原则
D. 可行性原则
17.运动创伤的愈合主要是【 】的功能。
A. 结缔组织的再生能力
B. 神经组织的再生能力
C. 肌肉组织的再生能力
D. 上皮组织的再生能力
18.儿童少年时期超负荷的运动量会使骨【 】
A. 加快生长
B. 过早骨化
C. 骨小梁重新配布
D. 骨密质增厚
19.体育游戏是一种【 】的体育手段。
A. 实践性
B. 科学性
C. 综合性
D. 广泛性
20.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在禁区外区域冲撞对方队员构成犯规的行为,裁判员应判罚【 】
A. 任意球
B. 掷界外球
C. 坠球
D. 点球
1.下列属于篮球防守战术基础配合的是【 】
A. 传切配合
B. 掩护配合
C. 策应配合
D. 夹击配合
2.正面传球是指面对目标的传球,它是排球传球技术最基本的方法,是掌握和运用其他各种传球技术的基础,下列关于该传球技术的手型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触球时,十指并拢
B. 手触球时,双手拇指张开,其他手指并拢
C. 两拇指相对成近“一”字形
D. 两拇指相对成“八”字形
3.排球竞赛规则规定,自由防守队员在场上只能运用下列哪种技术?【 】
A. 发球
B. 扣球
C. 拦网
D. 传球
4.游泳运动主要提高学生的【 】系统机能。
A. 心血管
B. 呼吸
C. 运动
D. 消化系统
5.下列选项中对球类场地表述错误的是【 】
A. 标准篮球场场地长28米,宽15米
B. 羽毛球场地长13.4米,单打场地宽5.18米,双打场地宽6.1米
C. 排球比赛场区是19米×8米的长方形,所有界限的宽均为5厘米,线的宽度均包括在场区内
D. 国际足联规定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长105米,宽68米
6.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第一个乒乓球男子世界冠军的是【 】
A. 容国团
B. 庄则栋
C. 蔡振华
D. 徐寅生
7.【 】是中小学学校体育课出现较多的类型。
A. 新授课
B. 复习课
C. 考核课
D. 综合课
8.【 】主要取决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兴奋阈值的高低)、中枢延搁时间的长短和效应器(肌组织)的兴奋性。
A. 动作速度
B. 位移速度
C. 练习速度
D. 反应速度
9.在男子100米决赛中,凡顺风时平均风速超过【 】米/秒者,所创纪录不予承认。
A. 1
B. 2
C. 3
D. 4
10.资本主义初期,从【 】年到【 】世纪初,进步资产阶级教育家充分肯定了体育在教育中的价值,为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和繁荣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A. 1643:19
B. 1642;19
C. 1641:18
D. 1640;18
11.学校体育要牢固树立以【 】为宗旨,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A. 思想教育
B. 立德树人
C. 快乐体育
D. 寓教于乐
12.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属于【 】目标。
A. 运动参与
B. 运动技能
C. 身体健康
D.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13.不属于球类运动技术练习要素的是【 】
A. 练习次数与练习人数
B. 动作组合与动作方式
C. 练习辅助器械与练习限制区
D. 练习准备与练习效果
14.我国学校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平均心率标准是【 】
A. 100~120次/分
B. 120~140次/分
C. 140~160次/分
D. 160~180次/分
15.一个完整的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包括握持球、预备姿势、预摆、【 】和维持身体平衡等几个部分。
A. 单腿支撑、滑步
B. 滑步、最后用力
C. 腾空阶段、最后用力
D. 滑步、腾空阶段
16.消化道和呼吸道共同通道是【 】
A. 鼻
B. 咽
C. 喉
D. 口腔
17.一个运动员的“绝招”的核心构成部分是【 】
A. 基本技术
B. 高难度技术
C. 特长技术
D. 全面技术
18.练习轨迹是指进行练习时【 】
A. 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路线
B. 练习的形式
C. 身体姿势
D. 器械运动的路线
19.体育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较大,需要实施控制的因素较多,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主要体现了【 】
A. 体育教学组织更加复杂
B. 教学经常在相对自由的集体活动中展开
C. 体育教学具有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性
D. 教学活动主要在身体活动中进行
20.在标准田径场进行800米比赛时,运动员跑完第几个弯后即可以切入内道?【 】
A. 4
B. 3
C. 2
D. 1
1.机体抵抗外来微生物对机体的损害,对自身进行保护和防御,是由血液中的【 】通过吞噬及免疫反应来实现的。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2.近代跳远运动是在19世纪中叶形成的,第一次较正规的跳远比赛是【 】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的。
A. 1896
B. 1865
C. 1860
D. 1868
3.体质测试中,下列不适合用来测试柔韧性的是【 】
A. 转肩
B. 引体向上
C. 转体
D. 坐位体前屈
4.在动作的方向、路线较为复杂时采用【 】有利于教师领做和学生模仿。
A. 背面示范
B. 正面示范
C. 镜面示范
D. 侧面示范
5.下列关于篮球运动中急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急停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制动速度的一种动作方法
B. 急停是摆脱对手的有效方法
C. 跳步急停落地时,重心在两腿之间
D. 跨步急停时,第一步要用脚内侧着地
6.持续训练法主要用于发展运动员的【 】
A. 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
B. 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
C. 有氧耐力
D. 爆发力
7.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时,右手按拍球的【 】
A. 左侧
B. 右侧
C. 右后上方
D. 前方
8.下列选项中,最适于监督学生运动疲劳消除情况的测量指标是【 】
A. 兴奋度
B. 睡眠时间
C. 晨脉
D. 睡眠质量
9.【 】具有传导功能、反射的低级中枢功能、网状结构的功能。
A. 神经系统
B. 条件反射
C. 中枢神经
D. 脑干
10.1930年7月13日,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在【 】举行,其后每四年一届,是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场面最壮观的足球盛会,为世人所瞩目。
A. 巴西
B. 英国
C. 美国
D. 乌拉圭
11.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不包括【 】
A. 云手
B. 仆步砸拳
C. 揽雀尾
D. 野马分鬃
12.下列哪一项不是体育教学过程独有的特点?【 】
A. 身体承受必要的运动负荷
B. 难度由深入浅
C. 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结合
D. 身体直接参与
13.在球类运动中,篮球、橄榄球、足球、排球中哪种球最重?【 】
A. 篮球
B. 橄榄球
C. 足球
D. 排球
14.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不是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A. 骨
B. 骨连结
C. 骨密质
D. 骨骼肌
15.羽毛球的后场击球技术中,【 】是由底线击至对方底线的一种高弧线飞行球。
A. 后场高远球
B. 后场平高球
C. 后场吊球
D. 后场杀球
16.闪躲腾跃等训练方式主要用于发展拳击运动员的【 】
A. 力量素质
B. 耐力素质
C. 柔韧素质
D. 灵敏素质
17.运动动机的功能主要有发动功能、选择功能、强化功能和【 】
A. 维持功能
B. 转化功能
C. 创新功能
D. 社会功能
18.对糖、脂肪、蛋白质消化最强的消化液为【 】
A. 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 小肠液
19.一节体育课适宜的生理负荷安排应是【 】
A. 低—高—低
B. 高—低—高
C. 高—高—低
D. 低—低—高
20.学校课余活动训练的特点是业余性和【 】
A. 普及性
B. 阶段性
C. 竞赛性
D. 基础性
1.【 】年第【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 】月【 】日在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A. 2023;23;3;3
B. 2022;22;2;2
C. 2023;22;2;2
D. 2022;24;2;4
2.课堂常规一般包括课前常规、【 】和课后常规三个部分。
A. 课内常规
B. 运动常规
C. 课中常规
D. 课外常规
3.男女分班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较为适合的水平阶段是【 】
A. 水平一
B. 水平二
C. 水平三
D. 水平四
4.立定跳远技术的组成部分是【 】
A. 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B. 预摆、助跑、起跳、落地
C. 预摆、起跳、腾空、落地
D. 加速跑、起跳、腾空、落地
5.以体育竞技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和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是【 】
A. 竞技体育
B. 大众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社会体育
6.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 】组成。
A. 骨髓膜
B. 骨内膜
C. 骨外膜
D. 骨骼肌
7.下列不属于技能操作信息加工过程的是【 】
A. 刺激辨别阶段
B. 反应选择阶段
C. 反应控制阶段
D. 反应编程阶段
8.羽毛球网从球场地面起,网柱高【 】米。
A. 1.53
B. 1.54
C. 1.55
D. 1.56
9.标准田径径赛场地的规格为【 】
A. 分道宽为1.20米,分道线宽为5厘米
B. 分道宽为1.22米,分道线宽为6厘米
C. 分道宽为1.20米,分道线宽为6厘米
D. 分道宽为1.22米,分道线宽为5厘米
10.人体骨骼肌的结构分为【 】
A. 基本结构和形态结构
B. 形态结构和辅助结构
C. 基本结构和复合结构
D. 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11.在游戏中使学生愉快、使学生感到有意思,能吸引学生主动参加到游戏中去,这描述的是体育游戏创编原则中的【 】
A. 锻炼性原则
B. 趣味性原则
C. 针对性原则
D. 广泛性原则
12.肌肉产生痉挛主要是由于【 】
A. 神经兴奋升高
B. 肌肉兴奋升高
C. 血钙高
D. 血钙低
13.单杠支撑后回环的动作难点是【 】
A. 倒肩压臂腹贴杠
B. 倒肩压臂腹离杠
C. 倒肩压臂抬头支撑
D. 心理压力
14.以下行为最有可能导致艾滋病传播的是【 】
A. 共同进餐
B. 拥抱握手
C. 共用剃须刀
D. 共用卫生间
15.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指【 】
A. 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B. 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C. 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D. 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16.下列体育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社会需要的是【 】
A. 中长跑
B. 五步拳
C. 自行车
D. 集体舞
17.跳高技术包括【 】四个环节。
A. 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B. 助跑、踏跳、腾空、落地
C. 助跑、起跳、过杆、落地
D. 助跑、踏跳、过杆、落地
18.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教学中应特别注重【 】
A. 纠正错误动作
B. 运用辅助练习
C. 建立动作概念
D. 强化主要环节
19.乒乓球台的比赛台面长2.74m,宽1.525m,离地面【 】
A. 40cm
B. 52cm
C. 76cm
D. 98cm
20.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属于化学性传递,其参与的递质是【 】
A. 多巴胺
B. 5-羟色胺
C. 谷氨酸
D. 乙酰胆碱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体育课程资源?【 】
A. 教科书
B. 计算机
C. 体育场地
D. 学校体育风气
2.【 】是指足球运动员运用身体的有效部位,将运行中的球有目的接控在所需位置上的动作方法,是运动员获得球的主要手段。
A. 抢球
B. 断球
C. 运球
D. 接球
3.下列训练方法中,最有利于运动员建立和巩固动力定型的是【 】
A. 循环训练法
B. 重复训练法
C. 竞赛训练法
D. 变换训练法
4.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踝关节扭伤部位是【 】
A. 外侧
B. 内侧
C. 前侧
D. 后侧
5.运动员在篮球比赛防守中主要用的移动步伐是【 】
A. 侧身跑
B. 交叉步
C. 滑步
D. 变向跑
6.学生学会了羽毛球基本技能后再学习网球,不利于网球基本技能的学习,这是属于【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垂直迁移
D. 水平迁移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乒乓球基本比赛制度为循环制和淘汰制
B. 乒乓球团队赛采用五场三胜制
C. 在双打比赛中,一局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
D. 乒乓球网高13.25厘米
8.间歇训练法的作用是【 】
A. 能提高肌肉力量
B. 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
C. 能提高供氧能力
D. 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9.学生在学篮球原地运球时,易犯错误有【 】
①上体前倾②手掌拍球③动作僵硬④低头运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垫上技巧中燕式平衡的保护与帮助,保护者站侧面,一手扶其【 】,一手托其【 】
A. 上臂、后举腿
B. 上臂、腰部
C. 下颚、后举腿
D. 下颚、腰部
11.当皮肤或肌肉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引起受刺激一侧肢体快速地回撤,这一反射称为【 】
A. 伸肌反射
B. 屈肌反射
C. 条件发射
D. 应激反射
12.1848年英格兰剑桥大学五所中学的学生制定了10条运动项目规则,史称“剑桥规则”,该项目是【 】
A. 篮球
B. 田径
C. 排球
D. 足球
13.为满足高中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体现了选项学习的特点,除了【 】和健康教育两个必修必学内容外,学生在高中三个学年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中,可以根据学校课程开设运动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1~3项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学习。
A. 球类运动
B. 田径
C. 体能
D. 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类项目
14.训练引起血乳酸最大浓度的增加,可反映哪一供能系统能力的提高?【 】
A. 糖酵解系统
B. 有氧氧化系统
C. 磷酸原系统
D. 磷酸原和有氧氧化系统
15.下列队列口令中,动令落在左脚的是【 】
A. 向右转走
B. 立定
C. 向后转走
D. 向左转走
16.广播操教学时,最宜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全班集体教学
B. 分组轮换
C. 分组不轮换
D. 班内个别指导
17.交叉韧带存在于【 】
A. 膝关节
B. 踝关节
C. 肘关节
D. 肩关节
18.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运动技能,若需要巩固技能,则体育教师应使用【 】
A. 持续训练法
B. 重复训练法
C. 间歇训练法
D. 循环训练法
19.体育运动的基石是【 】
A. 篮球
B. 游泳
C. 马拉松
D. 田径
20.2008年第【 】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A. 27
B. 28
C. 29
D.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