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与健康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 】
A. 实践能力 B. 应用能力
C. 探究能力 D. 学习能力
2.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
A. 教师 B. 社会
C. 学校 D. 学生
3.在田径比赛中,终点计时员应当在运动员【 】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瞬间停表。
A. 躯干的任何部分 B. 身体的任何部分
C. 上肢的任何部分 D. 下肢的任何部分
4.为了加强进攻,排球比赛中应将右手扣球的强攻队员换到【 】
A. 四号位 B. 三号位
C. 二号位 D. 一号位
5.平板支撑是现在年轻人健身的一种方式,肌肉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练习。
A. 等长收缩 B. 等张收缩
C. 等动收缩 D. 等距收缩
6.比赛期对应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 】
A. 形成阶段 B. 保持阶段
C. 消退阶段 D. 恢复阶段
7.少年儿童力量训练的主要方式是【 】
A. 动力性练习 B. 静力性练习
C. 最大力量练习 D. 专项训练
8.下列【 】不属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等级。
A. 及格 B. 中等
C. 良好 D. 优秀
9.制订学校体育目标有四种方向,它们分别是:“普遍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和“【 】”
A. 教育目标 B. 过程目标
C. 行为目标 D. 实施目标
10.下列属于股四头肌力量的练习方法是【 】
A. 杠铃卧推 B. 引体向上
C. 哑铃卧推 D. 深蹲
1.从进入青春期发育高潮到发育趋于稳定一般历时【 】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2.情景教学法最适宜使用的学段是【 】
A. 小学低年级 B. 小学高年级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3.在小学高度跳跃项目教学中,最常用的练习项目是【 】
A. 背越式跳高 B. 俯卧式跳高
C. 剪式跳高 D. 跨越式跳高
4.下列不是通过设计而形成的体育项目是【 】
A. 足球 B. 篮球
C. 五禽戏 D. 马拉松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的是【 】
A. 体育教学要呈现更加专业的学科知识
B. 教学经常在相对自由的集体活动中展开
C. 体育教学具有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性
D. 教学活动主要在身体活动中进行
6.体操侧手翻动作,不仅要求手脚一致,还要求分腿倒立过程中【 】
A. 不分腿 B. 不停顿
C. 不塌腰 D. 不紧张
7.标枪投掷弧的宽度为【 】
A. 5厘米 B. 6厘米
C. 7厘米 D. 8厘米
8.在篮球比赛中,当一名队员在后场获得控制活球的机会时,他所在的队必须【 】使球进入他的前场。
A. 在3秒内 B. 在5秒内
C. 在8秒内 D. 在10秒内
9.下列易出现“极点”的项目是【 】
A. 100米跑 B. 1500米跑
C. 体操 D. 铅球
10.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前提与基础是【 】
A. 学校领导观念的转变 B. 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C. 学生观念的转变 D. 学生家长观念的转变
1.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应为【 】
A. 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 B.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C.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D. 绝对性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2.脑位于颅腔内,通常把中脑、脑桥、延髓称为【 】
A. 小脑 B. 脑干
C. 端脑 D. 间脑
3.身体素质中,协调性快速发展的年龄是【 】
A. 6~8岁 B. 8~10岁
C. 10~12岁 D. 13~15岁
4.体育教学系统的构成性要素主要是体育教师、学生、【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
A. 体育教学手段 B. 体育教学内容
C. 教学物质条件 D. 教学方法
5.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是经济性和【 】
A. 计划性 B. 系统性
C. 实效性 D. 科学性
6.采用站立式起跑的田径项目是【 】
A. 100米 B. 110米栏
C. 400米 D. 1500米
7.自2017年实行新课标以来,下面哪些项目是高中学生每年体育健康标准测试的项目?【 】
A. 5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1000m(男)
B. 5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800m(女)、1000m(男)
C. 10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m、1000m
D. 100m、三级蛙跳、仰卧起坐(女)、1000米(男)
8.足球射门时,摆动腿膝关节伸的原动肌是【 】
A. 股四头肌 B. 肱二头肌
C. 臀大肌 D. 股后肌群
9.影响跳远远度因素中,腾起的初速度由跳远助跑速度和【 】决定。
A. 跳远的准确性 B. 空气阻力
C. 身材 D. 起跳
10.下面不是发展体能的原则是【 】
A. 全面性和适量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健康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1.跳远录取前8人参加后三次决赛,其决赛顺序应【 】
A. 按原顺序进行比赛 B. 成绩差的在先
C. 重新抽签进行比赛 D. 成绩好的在先
2.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 】,充分表达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
A.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B. “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C. “团结、友谊、进步” D. “重要的不是第一名,而是参与其中”
3.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材的时间应作为【 】
A. 组织措施 B. 休息时间
C. 练习时间 D. 教导时间
4.武术的本质特征是【 】
A. 娱乐性 B. 技击性
C. 观赏性 D. 适应性
5.在足球比赛中,踢球的【 】动作,既可以维持身体平衡又可以控制出球方向和加大踢球力量。
A. 摆腿 B. 支撑
C. 发力 D. 随前
6.根据力量素质与运动体重的关系,可以分为【 】
A. 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 B. 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
C. 最大力量与最小力量 D. 上述都不对
7.“第二腾空”是【 】技术中的一项术语。
A. 三级跳远 B. 跳远
C. 跳高 D. 支撑跳跃
8.标准羽毛球场长为【 】米。
A. 11.20 B. 12.30
C. 13.40 D. 14.50
9.短跑技术中的途中跑动作要领是【 】
A. 内扣、后蹬、提拉、加速 B. 后蹬、折叠、抬腿、扒地
C. 屈腰、腾空、缓冲、着地 D. 摆臀、后蹬、腾空、加速
10.前滚翻和鱼跃前滚翻时,身体触垫的次序为【 】
A. 手、头、颈、背、臀 B. 手、后脑、背、臀
C. 手、后脑、颈、背、臀 D. 头、手、颈、背
1.在动作技能的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 】、游戏与竞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
A. 演示法 B. 讲授法
C. 练习法 D. 讨论法
2.短跑途中跑的主要任务是【 】
A. 尽量发挥较快的跑速 B. 继续提高跑速
C. 保持高速跑 D. 继续发挥和保持最高速度
3.在篮球比赛中,掷界外球时,当裁判递交球后,掷球队员必须在几秒内将球掷入场内,否则应判为违例?【 】
A. 3秒 B. 5秒
C. 7秒 D. 9秒
4.排球比赛中,队员在处理球时,以头顶球过网,应视为【 】
A. 连击 B. 持球
C. 得分 D. 有效击球
5.田径运动是比【 】的项目。
A. 强度、力量、耐力 B. 速度、高度、远度
C. 素质、技术、意志 D. 速度、柔韧、灵敏
6.体育学科教学设计具有【 】、创新性、灵活性三个基本特征。
A. 系统性 B. 差异性
C. 实践性 D. 全面性
7.世界篮球锦标赛的男子、女子比赛分别开始于【 】
A. 1950年、1951年 B. 1950年、1952年
C. 1950年、1953年 D. 1950年、1954年
8.当人体急性出血超过【 】毫升时,往往出现全身无力、头晕、面色苍白、呼吸浅速、脉搏快弱、血压下降等全身不适症状。
A. 600~800 B. 700~900
C. 800~1000 D. 1000~1200
9.【 】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A. 间歇训练法 B. 重复训练法
C. 循环训练法 D. 分解训练法
10.在中长跑运动开始后不久,运动者常有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速、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等反应,这是【 】
A. 疲劳现象 B. “极点”现象
C. 假稳定状态 D. 进入工作状态
1.在设计与实施体育课准备活动时,除了要达到热身效果外还应考虑【 】
A. 针对性、独特性与趣味性 B. 趣味性、独特性与简便性
C. 简便性、个体性与针对性 D. 针对性、简便性与趣味性
2.跨越式跳高的助跑一般采用【 】
A. 弧线助跑 B. 正面直线助跑
C. 侧面直线助跑 D. 任意助跑
3.体育游戏的创编技法多种多样。下列属于体育游戏创编技法之一的是【 】
A. 变化法 B. 想象法
C. 综合法 D. 讨论法
4.下列营养素中,可增加食物美味和人体饱腹感的是【 】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水
5.在田径比赛中,遇到计时员计取的成绩和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不一致,一般以【 】
A. 计时员计取的成绩为准 B. 计时长计取的成绩为准
C. 终点裁判员的判定为准 D. 终点记录员的判定为准
6.完成两臂侧平举动作的主要肌肉是【 】
A. 胸大肌和三角肌 B. 胸大肌和背阔肌
C. 三角肌和冈下肌 D. 三角肌和冈上肌
7.教师写课后小结(教学反思)工作,其性质属于【 】
A. 学生对授课过程的评价 B. 教师对授课过程的评价
C. 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D.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8.羽毛球运动中,搓球、勾球、扑球等网前击球技术常能直接得分或创造下一拍进攻的机会,它的要求一般不包括【 】
A. 击球点高 B. 一致性好
C. 反应快 D. 对方出现空位
9.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踢毽子之前应做好准备活动,踢时要由慢到快,每次踢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 】分钟左右为宜。
A. 30 B. 45
C. 60 D. 20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灵敏性的手段的是【 】
A. 俯卧撑 B. 双摇跳绳
C. 负重蹲起 D. 立定跳远
1.能有效发展绝对力量的训练负荷是【 】
A. 1~5RM B. 6~10RM
C. 11~15RM D. 20~30RM
2.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主要包括【 】
A. 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 B. 教育功能、健身功能、评价功能
C. 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评价功能 D. 健身功能、娱乐功能、评价功能
3.乒乓球比赛中,远台拉弧圈球的发力方法是【 】
A. 以上臂带动前臂发力为主 B. 以上臂发力为主
C. 以前臂发力为主 D. 以手腕发力为主
4.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指【 】
A. 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B. 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C. 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D. 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5.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一局为【 】
A. 11分 B. 15分
C. 21分 D. 25分
6.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学习攀、爬、钻、跑、接等基本身体活动方法为学习目标的是【 】
A. 水平一 B. 水平二
C. 水平三 D. 水平四
7.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为【 】
A. 精神兴趣 B. 直接兴趣
C. 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8.垒球的握法是【 】
A. 五指分开,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手心空出 B. 用手掌及指根以上部位握球
C. 用手掌握球 D.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球
9.在跳远运动中有水平向前的力、支撑反作用力。在跳远的起跳瞬间,踏跳板对脚的支撑反作用力的方向是向【 】
A. 前上方 B. 前下方
C. 后上方 D. 后下方
10.对短跑成绩影响最大的技术部分是【 】
A. 起跑 B. 起跑后的加速跑
C. 途中跑 D. 终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