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耐力跑测试是为了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及【 】耐力。
A. 心肺 B. 有氧
C. 肌肉 D. 无氧
2.在跳远比赛中,出现【 】不应判试跳失败。
A. 从起跳板两端之外起跳
B. 运动员在抵达起跳板之前起跳
C. 起跳后,在第一次接触落地区前接触了落地区外的地面
D. 在起跳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起跳线以前的地面
3.血液的成分主要是什么?【 】
A. 血细胞和血浆 B. 红细胞和白细胞
C. 红细胞和血小板 D. 红细胞和血清
4.乒乓球正手发奔球的动作要点不包括【 】
A. 抛球不宜太高 B. 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C. 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 D. 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
5.奥林匹克运动能够不断地冲破逆境而发展壮大,依靠的不仅仅是竞技比赛,更重要的是人类对于和平、友谊和进步的追求与实践。这充分体现在奥林匹克主义、宗旨、精神和格言之中,其中“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是奥林匹克的【 】
A. 宗旨 B. 格言
C. 精神 D. 主义
6.一般情况下,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 】种情况。
A. 一 B. 两
C. 三 D. 四
7.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突破对手后,遇到对方补防或协防时,及时将球传给进攻位置最佳的同伴进行攻击的配合方法称为【 】
A. 掩护配合 B. 传切配合
C. 突分配合 D. 策应配合
8.人体内的骨杠杆依靠哪三者的位置关系不同,分为平衡杠杆、省力杠杆、速度杠杆三种类型?【 】
A. 起点、支点、力点 B. 支点、力点、阻力点
C. 起点、力点、阻力点 D. 起点、支点、阻力点
9.下列哪种方法是发展体能的方法?【 】
A. 变换法 B. 分解法
C. 直观法 D. 说明法
10.分析理解教材是教师对教材从整体上做详尽分析,理解教材的特点,分析其内涵,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 】,从而为组织处理好教材奠定扎实基础。
A. 注重教材的内在联系 B. 把握知识结构
C. 探索教材教学意义 D. 理清教材知识点
1.运动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其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
A. 捏小腿三头肌试验 B. 研磨试验
C. 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 D. 鸭步试验
2.为帮助学生在肩肘倒立练习中挺直腰腹,教师在垫子上方悬一吊球,其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循环练习法 B. 诱导练习法
C. 自我暗示法 D. 演示法
3.下列哪项不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 】
A. 长拳 B. 太极拳
C. 竞走 D. 滑雪
4.在运动训练练习法中,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长,无间断连续进行的训练方法是【 】
A. 循环训练法 B. 重复训练法
C. 持续训练法 D. 比赛训练法
5.以下对于抱拳礼的含义,描述错误的是【 】
A. 一手为掌一手为拳 B. 拳喻“尚武”
C. 以右掌掩左拳 D. 屈拇指代表不自大
6.足球个人进攻战术不包括【 】
A. 跑位 B. 选位
C. 传球 D. 运球突破
7.足球比赛中,裁判员认为场上队员有【 】情况时,将判给对方踢间接任意球。
A. 阻挡对方队员 B. 冲撞对方队员
C. 推对方队员 D. 拉扯对方队员
8.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内,分为【 】
A. 红骨髓和蓝骨髓 B. 红骨髓和绿骨髓
C. 蓝骨髓和黄骨髓 D. 红骨髓和黄骨髓
9.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旋转性强、【 】
A. 变化小 B. 落点不清
C. 变化多 D. 场地小
10.田径男子十项全能第二天比赛项目含有110米栏、铁饼和【 】
A. 三级跳远、标枪、1500米 B. 三级跳远、标枪、3000米
C. 撑竿跳高、标枪、1500米 D. 撑竿跳高、标枪、3000米
1.下列哪项属于体育发展战略的特征?【 】
A. 强制性 B. 全局性
C. 垂直性 D. 具体性
2.引发学生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的初级水平是【 】
A. 有趣 B. 乐趣
C. 志趣 D. 无趣
3.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舒张压为【 】
A. 40~60毫米汞柱 B. 60~80毫米汞柱
C. 80~100毫米汞柱 D. 100~120毫米汞柱
4.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中,按照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分类,可分为【 】
A. 教授法、学练法或指导法、练习法 B. 讨论法、学练法或指导法、练习法
C. 教授法、学练法或指导法、讨论法 D. 教授法、讨论法或合作法、练习法
5.【 】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推行,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也进一步提高。
A. 3 B. 4
C. 5 D. 6
6.【 】的作用是体育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
A. 教学设计 B. 教材分析
C. 教师反思 D. 教学过程
7.正常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的每博输出量为【 】
A. 40~60毫升 B. 60~80毫升
C. 80~100毫升 D. 100~120毫升
8.抓好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是【 】
A. 分管校长 B. 教导主任
C. 体育教师 D. 体育教研组长
9.在中学弯道跑动作技术教学时,常采用的示范法是【 】
A. 镜面示范 B. 正面示范
C. 侧面示范 D. 背面示范
10.在空中旋转的球有【 】
①篮球胸前双手传球②排球跳发球③足球香蕉球④乒乓球弧圈球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下列关于接力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一棒采用蹲踞式起跑,接力棒不得触及起跑线和起跑线前的地面
B. 上挑式传接棒方法的优点是接棒人手臂动作自然,容易掌握
C. 传棒人手持接力棒若在接力区掉落,可由接棒人重新拾起
D. 第四棒应为全队实力最强者
2.技巧练习过程中,凡是向后做动作时,保护与帮助者均应站在练习者的【 】
A. 前方 B. 侧方
C. 后侧方 D. 后方
3.篮球运动的持球手法是传球的基础,而提高传球技术的关键是【 】
A. 球的落点 B. 双手持球
C. 合理的用力 D. 注意观察
4.从运动生理来说,多长时间是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 】
A. 5min B. 10min
C. 15min D. 30min
5.侧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完整动作正确要点是【 】
A. 蹬腿、送髋、转体、挺胸、抬头、推臂、拨球
B. 蹬腿、送髋、挺胸、抬头、拨球
C. 蹬腿、转体、送髋、挺胸、低头、拨球
D. 转体、挺胸、抬头、推臂、拨球
6.成二列横队集合整队时,高矮顺序排列一般是【 】
A. 由左到右 B. 由右到左
C. 由前到后 D. 由后到前
7.体育教学模式由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即教学指导思想、相应的教法体系和【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过程结构
C. 教学方法 D. 教学效果
8.在游戏中使学生愉快、使学生感到有意思,能吸引学生主动参加到游戏中去,这描述的是体育游戏创编原则中的【 】
A. 锻炼性原则 B. 趣味性原则
C. 针对性原则 D. 广泛性原则
9.下列属于足球守门员技术中有球技术的是【 】
A. 抱球 B. 急停
C. 托球 D. 断球
10.体育最基本、最基础的功能是【 】
A. 健身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娱乐功能 D. 政治功能
1.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根据【 】和体育自身的特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A. 三维健康观 B. 学生需要
C. 教学需要 D. 社会需要
2.适宜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进行的练习是【 】的循环练习形式。
A. 快速力量 B. 技术
C. 耐力 D. 速度
3.人体固有的吸气肌为膈肌和肋间外肌,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 】
A. 憋气 B. 胸式呼吸
C. 腹式呼吸 D. 过度通气
4.健美操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下列关于健美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以健、力、美为特征 B. 以无氧运动为基础
C. 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 D. 有利于改善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中,仅限于女生的测试项目是【 】
A. 800米跑 B. 引体向上
C. 坐位体前屈 D. 立定跳远
6.下列关于排球比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队最多可替换6人,可以同时替换1人或多人
B. 若球出手过缓,应判为持球
C. 自由防守队员可由前排轮转至后排,也可由后排轮换至前排
D. 每局开始时,由一方的1号位队员首先发球
7.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是精力充沛、体魄健壮和【 】
A. 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B. 课余运动训练能力
C. 课题科研创新能力 D. 教育设计实施能力
8.体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是【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策略
C. 教学过程 D. 学生分析
9.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 】,与体育活动之间是一个双向影响关系。
A. 个性心理 B. 应激反应
C. 表现形式 D. 上述都不是
10.武术教学中,为了体现“一寸长一寸强”,【 】总是要求掌握“拧腰、顺肩”。
A. 冲拳、推掌 B. 立手、架掌
C. 立拳、挑掌 D. 抱拳、穿掌
1.排球比赛中,成年男子网高为【 】
A. 2.24米 B. 2.42米
C. 2.43米 D. 2.44米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男子篮球队首次参加世界男篮锦标赛是在【 】
A. 1950年 B. 1956年
C. 1978年 D. 1980年
3.挺身式跳远的技术特点是身体腾空后【 】
A. 起跳腿大腿积极前摆,向摆动腿靠近
B. 摆动腿大腿积极下放后摆,向起跳腿靠近
C. 摆动腿大腿下放前摆,同时起跳腿前摆,两腿空中交替前摆
D. 起跳腿和摆动腿腾空后收腹举腿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水平三学生运动参与的学习目标是【 】
A.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B. 初步掌握多种体育的锻炼方法
C.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 D. 初步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5.进行弓步冲拳教学时,应做【 】
A. 侧面示范 B. 慢速示范
C. 分解示范 D. 正面示范
6.【 】主要取决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兴奋阈值的高低)、中枢延搁时间的长短和效应器(肌组织)的兴奋性。
A. 动作速度 B. 位移速度
C. 练习速度 D. 反应速度
7.人体内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大量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大量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合成【 】
A. APT B. ATP
C. ADP D. APD
8.人体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与呼吸中枢位于【 】
A. 大脑 B. 延髓
C. 小脑 D. 脊髓
9.当今世界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踏跳缓冲阶段,膝关节在最大缓冲时刻的角度约为【 】
A. 125° B. 135°
C. 145° D. 155°
10.学生进行投掷练习时,有效、安全的措施包括【 】
①充分的准备活动 ②统一指令投出 ③对面投掷的组织形式 ④统一拾捡器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在拉开深度和宽度的基础上,利用同伴的纵向或横向接应,实现向前场的推进”是对哪项足球进攻战术原则的描述?【 】
A. 渗透 B. 跑位
C. 纵深 D. 应变
2.如果将两种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会出现红细胞彼此聚集成团,这种现象称为【 】
A. 红细胞黏连 B. 红细胞凝集
C. 红细胞特异 D. 红细胞抗原
3.【 】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感情和行为的科学。
A. 运动解剖学 B. 体育保健学
C. 体育教育学 D. 体育心理学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列是横队的量词 B. 路是纵队的量词
C. 排尾是纵队最后一名或横队左翼者 D. 排头是队伍的基调
5.跳远技术由助跑、【 】、【 】、落地四个紧密相连的环节组成。
A. 起跳、挺身 B. 腾空、挺身
C. 起跳、腾空 D. 腾空、蹲踞
6.以下属于屈肌反射与腱反射共同点的是【 】
A. 感受器相同 B. 引起反射的刺激性质相同
C. 前者的效应器是屈肌,后者是伸肌 D. 都是短暂的反射活动
7.下列选项中,属于下呼吸道的一项是【 】
A. 气管 B. 鼻
C. 咽 D. 喉
8.关于篮球战术分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攻防战术 B. 进攻战术
C. 攻防转换战术 D. 防守战术
9.排球比赛,发球队员发球过网时,球接触球网并落入对方场地中,此时应判为【 】
A. 发球失误 B. 发球无效
C. 重新发球 D. 发球得分
10.以下哪种训练方式属于超等长训练?【 】
A. 跳深练习 B. 侧踢腿练习
C. 游泳练习 D. 马步站桩练习
1.体能训练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 】及协调等素质。
A. 平衡 B. 反应
C. 灵敏 D. 心肺机能
2.下列不属于我国裁判员技术等级的一项是【 】
A. 国际级裁判员 B. 国家级裁判员
C. 一级裁判员 D. 二级裁判员
3.接力比赛时,运动员在自己的分道内可以用何物做标志?【 】
A. 胶布 B. 大会提供的标志物
C. 鞋或者其他适当物品 D. 粉笔
4.篮球比赛场地是由【 】组成的界线所限定。
A. 两条中线(在短边)和两条边线(在长边)
B. 两条边线(在短边)和两条中线(在长边)
C. 两条端线(在短边)和两条边线(在长边)
D. 两条边线(在短边)和两条端线(在长边)
5.由国家教委体育司组织编写的《体育心理学》一书,经部分院校试用后于【 】年正式出版。
A. 1985 B. 1987
C. 1989 D. 1990
6.青少年骨骼生长最快的时期是【 】
A. 9~18岁期间 B. 10~18岁期间
C. 11~18岁期间 D. 12~18岁期间
7.【 】是制定与修改篮球规则的唯一机构。
A. 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 B. 国际奥委会
C. 中国篮球协会 D. 国际篮球联合会
8.奥运会上金牌总数最多的项目是【 】
A. 田径 B. 滑冰
C. 游泳 D. 举重
9.运动员科学选材主要涉及【 】、运动训练学、运动人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体育测量学等学科理论。
A. 优育学 B. 项群理论学
C. 人类遗传学 D. 技能形成学
10.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是【 】
A. 罗格 B. 萨马兰奇
C. 顾拜旦 D. 巴赫
1.对于运动中的肌肉痉挛,下列处理方法不合适的是【 】
A. 对痉挛部位的肌肉做牵引 B. 按摩、揉捏、叩打痉挛部位
C. 点压委中、承山、涌泉等穴位 D. 冷敷痉挛部位
2.篮球运动员在跑动中突然改变方向的一种脚步动作称为【 】
A. 变速跑 B. 侧身跑
C. 变向跑 D. 后退跑
3.体操运动员优于篮球运动员的基本身体素质是【 】
A. 力量素质 B. 速度素质
C. 耐力素质 D. 柔韧素质
4.排球比赛,发球队员在端线后,利用助跑跳起在空中像扣球似的将球击入对方区的一种发球方法,称为【 】
A. 勾手发球 B. 正面下手发球
C. 正面上手发球 D. 跳发球
5.【 】是指描述人体结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中人体各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术语。
A. 运动术语 B. 动作术语
C. 基本术语 D. 方位术语
6.【 】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集合,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一次或一组内容分解成有机联系的几个部分,逐次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A. 单元教学 B. 分解教学
C. 层次教学 D. 反复教学
7.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创设了“送情报”游戏。这体现了游戏创编原则的【 】
A. 安全性 B. 适应性
C. 教育性 D. 公平性
8.1968年,美国人福斯贝里首创了【 】跳高技术。
A. 跨越式 B. 俯卧式
C. 背越式 D. 跨步式
9.健美操竞赛分竞技健美操和【 】两种类型,比赛内容都包含规定动作和【 】两种。
A. 竞赛健美操;自创动作 B. 竞赛健美操;自选动作
C. 艺术健美操;自编动作 D. 艺术健美操;自创动作
10.素质教育的特征是【 】
A. 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基础性 B. 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主动性
C. 主动性、全面性、主动性、基础性 D. 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
1.【 】是人体中重要的骨与骨可动连接,是活动杠杆的支点。
A. 肌肉 B. 韧带
C. 腰 D. 关节
2.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同行评价某老师的教学基本技能时,其主要的观察点是【 】
A. 口令、讲解与示范 B. 教案、教态与语言
C. 服装、表情和活力 D. 爱心、亲和与幽默
3.长跑到达终点时,如运动员骤然站立不动,易发生昏倒,这是因为【 】
A. 心收缩力减弱 B. 体位改变
C. 肌肉挤压作用骤停 D. 呼吸运动减弱
4.下列属于制订运动处方的原则是【 】
A. 因人而异的原则 B. 便于操作的原则
C. 方法简单的原则 D. 利于提高的原则
5.击球点在足球的后中部,作用力通过球心,作用力方向是朝着正前方,此时踢出的球是【 】
A. 向前平直 B. 向右前上方
C. 向左前上方 D. 偏高
6.下列属于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的是【 】
A. 弓步冲拳 B. 马步勾拳
C. 弹腿冲拳 D. 白鹤亮翅
7.运动技能的获得阶段被称为在形成运动技能三个过程中的【 】
A. 泛化过程 B. 分化过程
C. 巩固过程 D. 反馈过程
8.课堂常规一般包括课前常规、【 】和课后常规三个部分。
A. 课内常规 B. 运动常规
C. 课中常规 D. 课外常规
9.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
A. 白细胞 B. 乳酸
C. 水 D. CO2
10.标准足球门横梁下沿与地面的垂直距离是【 】
A. 2.14米 B. 2.24米
C. 2.34米 D. 2.4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