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体育教学方法中,不属于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一项是【 】
A. 讲解法
B. 问答法
C. 讨论法
D. 发现法
2.下列哪种氨基酸不是必需氨基酸?【 】
A. 赖氨酸
B. 苏氨酸
C. 缬氨酸
D. 酪氨酸
3.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章程第一条的解释:田径运动是由田赛、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 】组成的运动项目。
A. 40千米自行车
B. 越野赛跑
C. 游泳
D. 障碍跑
4.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体骨骼发育和肌肉生长,这体现了体育的【 】
A. 政治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健身功能
D. 社会功能
5.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展示方向、路线变化复杂的动作,一般可采用的示范面为【 】
A. 正面示范
B. 侧面示范
C. 背面示范
D. 镜面示范
6.肩肘倒立——前滚翻成蹲立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仰卧开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
B. 倒肩时,先举腿,再翻臀
C. 倒立时,两手撑腰的两侧
D. 后倒肩时,同时举腿、翻臀
7.足球比赛踢间接任意球时误将球直接踢进自家的球门,则应该【 】
A. 进球有效,球门球恢复比赛
B. 进球有效,中圈球恢复比赛
C. 进球无效,球门球恢复比赛
D. 进球无效,角球恢复比赛
8.不属于球类运动技术练习要素的是【 】
A. 练习次数与练习人数
B. 动作组合与动作方式
C. 练习辅助器械与练习限制区
D. 练习准备与练习效果
9.足球比赛中,罚球点与球门线的距离为【 】
A. 11码
B. 12码
C. 9.15码
D. 10码
10.体育课中,学生跑完100米后,体育老师让学生不要立即停下,要求其继续慢跑,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B. 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C. 防止重力性休克的发生
D. 有利于氧债的偿还
11.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紧张、不协调,并伴有多余动作,此时学生处于动作学习的哪一阶段?【 】
A. 粗略掌握阶段
B. 改进动作阶段
C. 巩固提高阶段
D. 运用自如阶段
12.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肺毛细血管的血量为【 】
A. 肺通气量
B. 肺血流量
C. 肺泡通气量
D. 最大吸氧量
13.所有参赛队均轮流相遇一次,最后根据各队胜负场次的积分来决定名次的比赛方法是【 】
A. 单循环
B. 双循环
C. 单淘汰
D. 双淘汰
14.田径训练的身体训练分为【 】
A. 专项身体训练和战术训练
B. 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
C. 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
D. 一般身体训练和战术训练
15.网球运动员开始学习乒乓球的正手击球动作时,易出现【 】
A. 负迁移
B. 垂直迁移
C. 特殊迁移
D. 水平迁移
16.1953年,毛泽东将【 】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
A. 品德好
B. 学习好
C. 身体好
D. 性格好
17.足球脚背内侧踢定位球时,应击球的【 】
A. 侧中部
B. 侧下部
C. 后中部
D. 后下部
18.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足球初学者进行的练习是【 】
A. 两人一组传接球练习
B. 三人一组传接球练习
C. 四对一传抢练习
D. 三对三传抢练习
19.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安排应以【 】为主要标志。
A. 体温升高
B. 血压升高
C. 兴奋性提高
D. 呼吸平稳
20.时尚健美操的种类有【 】
A. 搏击操、拉丁有氧操、啦啦队操
B. 搏击操、摩登有氧操、单车有氧操
C. 拉丁有氧操、单车有氧操、啦啦队操
D. 搏击操、拉丁有氧操、单车有氧操
1.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心率最好控制在最大心率的【 】之间。
A. 50%~60%
B. 60%~70
C. 60%~80%
D. 70%~80
2.在卧推动作中,肩关节绕冠状轴进行的是【 】
A. 旋内、旋外运动
B. 外展、内收运动
C. 屈、伸运动
D. 环转运动
3.健美操队形设计最基本且首要的要求是【 】
A. 变化流畅
B. 对比鲜明
C. 构图清晰
D. 结合新颖
4.教育部下文至各中小学校倡导开展“2+1”项目,目的在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1项目是指【 】
A. 2项艺术特长+1项体育运动技能
B. 2项身体素质+1项球类运动技能
C. 2项体育运动技能+1项艺术特长
D. 2项体育运动技能+1项手工技能
5.身体素质中,协调性快速发展的年龄是【 】
A. 6~8岁
B. 8~10岁
C. 10~12岁
D. 13~15岁
6.乒乓球双打比赛时,两个队员应该【 】
A. 连续击球
B. 不分顺序击球
C. 交错击球
D. 随意击球
7.下列属于篮球比赛中的进攻战术的是【 】
A. 夹击配合
B. 挤过配合
C. 突分配合
D. 穿过配合
8.现代羽毛球运动起始于英国,大约于【 】传入我国。
A. 1910年
B. 1920年
C. 1930年
D. 190年
9.双杠支撑摆动时,两臂应【 】支撑。
A. 屈臂
B. 直臂
C. 微屈
D. 随意
10.学生进行投掷练习时,有效、安全的措施包括【 】
①充分的准备活动 ②统一指令投出 ③对面投掷的组织形式 ④统一拾捡器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1.课时计划也称【 】
A. 年度计划
B. 教学进度
C. 单项计划
D. 教案
12.田径运动中,属于集体比赛项目的是【 】
A. 接力跑
B. 短距离跑
C. 跳远
D. 掷实心球
13.体育学习中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赏识,这种动机属于【 】
A. 生物性动机
B. 内部动机
C. 外部动机
D. 间接动机
14.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 】
A. 体育概论
B. 体育保健学
C. 体育与健康
D. 体育心理学
15.体育实践课通常可分为【 】
A. 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
B. 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考核课
C. 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
D. 新授课、综合课、考核课
16.篮球运动中,适合与持球突破技术相结合的进攻战术是【 】
A. 掩护配合
B. 传切配合
C. 策应配合
D. 突分配合
17.影响跳远远度因素中,腾起的初速度由跳远助跑速度和【 】决定。
A. 跳远的准确性
B. 空气阻力
C. 身材
D. 起跳
18.骨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形态分类不包括【 】
A. 短骨
B. 长骨
C. 肩骨
D. 不规则骨
19.体育教学过程要素由体育教学主体对象、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策略构成,它们是构成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
A. 体育教学手段
B. 体育教学方法
C. 学生
D. 体育教学评价
20.如果肌肉收缩张力大于阻力时,肌肉缩短,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这种收缩形式称为【 】
A. 等长收缩
B. 拉长收缩
C. 缩短收缩
D. 超等长收缩
1.下列属于动作形态术语的是【 】
A. 举
B. 回环
C. 团身
D. 前
2.篮球技术中,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托球的后下部,手腕后屈,用手指和指根把球控制住的动作名称是【 】
A. 双手持球
B. 双手接球
C. 单手持球
D. 单手接球
3.运动创伤的愈合主要是【 】的功能。
A. 结缔组织的再生能力
B. 神经组织的再生能力
C. 肌肉组织的再生能力
D. 上皮组织的再生能力
4.发展体能的原则是【 】
A. 全面性和适量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健康性原则
D. 以上都是
5.【 】是学生是否主动和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前提。
A. 年龄特点
B. 运动基础
C. 运动项目
D. 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
6.在游戏中使学生愉快、使学生感到有意思,能吸引学生主动参加到游戏中去,这描述的是体育游戏创编原则中的【 】
A. 锻炼性原则
B. 趣味性原则
C. 针对性原则
D. 广泛性原则
7.不是提高学生速度水平的练习项目是【 】
A. 50m跑
B. “8”字跑
C. 快速仰卧起坐
D. 15秒快速跳绳
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50米跑
B. 800米跑
C. 1000米跑
D. 台阶试验
9.为了防止学生由于技术不正确或意外等原因而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叫【 】
A. 他人保护
B. 他人帮助
C. 自我保护
D. 自我帮助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因素?【 】
A. 儿茶酚胺的浓度
B. 体温升高
C. 出汗
D. 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
11.拳击运动中,选手犯规击中了颈部,导致血压下降,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 发生了减压反射
B. 这是正反馈调节
C. 刺激了颈动脉窦
D. 这是负反馈调节
12.足球运动中,头顶球的动作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
A. 判断与选位→头触球→蹬地与摆动→触球后身体的控制
B. 判断与选位→头触球→触球后身体的控制→蹬地与摆动
C. 判断与选位→蹬地与摆动→头触球→触球后身体的控制
D. 蹬地与摆动→判断与选位→头触球→触球后身体的控制
13.100米跑的重要供能系统是【 】
A. ATP—CP系统
B. ATP—CP和乳酸能系统
C. 乳酸能和有氧氧化系统
D. 有氧氧化系统
1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常用方法?【 】
A. 情感目标的测量与评价
B. 体育成绩的测量与评定
C. 理论知识的测验与评定
D. 体育态度的测量与评定
15.排球运动中,【 】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进攻技术和战术的发挥。
A. 一传
B. 二传
C. 自由人
D. 主攻
16.【 】,人们研究心理与运动损伤的关系重点在动机与运动损伤的关系上。
A. 20世纪60年代末
B. 20世纪70年代末
C. 20世纪80年代末
D. 20世纪90年代末
17.分布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等处,能感受机体运动和平衡刺激的感受器是【 】
A. 内感受器
B. 本体感受器
C. 外感受器
D. 特殊感受器
18.在突变或复杂的条件下,灵活、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称为【 】
A. 柔韧素质
B. 速度素质
C. 灵敏素质
D. 力量素质
19.下列不属于击剑运动武器的是【 】
A. 重剑
B. 花剑
C. 佩剑
D. 实剑
20.运动技能形成有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 】
A. 练习形成
B. 动作的联结
C. 泛化
D. 自动化
1.足球比赛中,裁判员认为队员受轻伤,则应该【 】
A. 立即停止比赛,处理受伤队员
B. 继续比赛,直到成死球再处理
C. 不予理睬
D. 判罚假摔
2.运动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其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
A. 捏小腿三头肌试验
B. 研磨试验
C. 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
D. 鸭步试验
3.大强度力量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 可使两类肌纤维都出现肥大
B. 对肌纤维横断面积无影响
C. 快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 慢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4.在羽毛球技术中,【 】技术具有球速快、擦网过、飞行弧线平的特点。
A. 推球
B. 挡球
C. 挑球
D. 抽球
5.下列不属于软式排球特点的是【 】
A. 质地软
B. 伤害少
C. 难度大
D. 娱乐性强
6.肘、膝、踝关节患处包扎应选择【 】
A. 环形包扎
B. 螺旋形包扎
C. 转折形包扎
D. “8”字形包扎
7.篮球的运球(以右手运球为例)先向对手左侧快速运球,当对手左移时,右手拍击球的右侧上方,使球落在左脚前方,同时右脚蹬地并侧身跨向防守者的右侧,左手顺势拍按球前行,此为【 】
A. 同侧步运球
B.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C. 突破运球
D. 转身运球过人
8.在排球的教学中,掌握扣球技术需要进行挥臂击球练习。下列关于挥臂击球练习中的“自抛自扣”练习,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抛球要稳、准
B. 高抛至1米左右
C. 应保持在头上方击球
D. 注意抛球与引臂、挥臂击球动作相互协调配合
9.前臂负重弯举,肱二头肌的工作条件是【 】
A. 近固定
B. 远固定
C. 无固定
D. 下固定
10.足球运球过人技术可分为3个连续的动作阶段,其序列是【 】
A. 逼近调动—跟进保护—运球超越
B. 跟进保护—逼近调动—运球超越
C. 逼近调动—运球超越—跟进保护
D. 跟进保护—运球超越—逼近调动
11.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 】示范授课。
A. 正面
B. 侧面
C. 镜面
D. 反面
12.不规则骨主要分布在【 】
A. 手腕和脚踝
B. 肩胛
C. 躯干骨
D. 肋骨
13.体育课上要进行准备活动来预防运动损伤,体现了【 】原则。
A. 促进身体健康
B. 安全运动
C. 体验乐趣
D. 提高运动技能
14.体质测试中,下列不适合用来测试柔韧性的是【 】
A. 转肩
B. 引体向上
C. 转体
D. 坐位体前屈
15.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动作比较简单、学生可直接模仿的动作可采用【 】
A. 正面示范
B. 背面示范
C. 侧面示范
D. 镜面示范
16.一个技术基础由若干个技术环节按照特定的结构构成,其中,对技术动作的完成和效果起着关键、决定性作用的环节称为技术关键,如投掷的【 】环节。
A. 持球
B. 滑步
C. 转体
D. 最后用力
17.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早操、课间操和【 】
A. 个人体育锻炼
B. 校外体育锻炼
C. 课外体育锻炼
D. 业余体育锻炼
18.超量恢复规律是【 】原则的依据之一。
A. 周期性
B.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C. 区别对待
D. 系统不间断性
19.三级跳远起跳板至落地区远端不得短于【 】
A. 9米
B. 10米
C. 21米
D. 19米
20.【 】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A. 学校体育
B. 群众体育
C. 大众体育
D. 社会体育
1.下列运动员中,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的是【 】
A. 孙雯
B. 朱婷
C. 李娜
D. 冯坤
2.区分跑和走的标准主要是看【 】
A. 速度的快慢
B. 步幅的大小
C. 身体重心起伏的大小
D. 身体是否腾空
3.羽毛球正手扣杀球时的拍面角度,要比击高远球时小,一般控制在【 】度之间为宜。
A. 20~30
B. 40~50
C. 55~65
D. 75~85
4.第31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是【 】
A. 北京
B. 伦敦
C. 里约热内卢
D. 东京
5.“极点”现象多出现在田径运动中的哪个项目?【 】
A. 短跑
B. 中长跑
C. 接力跑
D. 跨栏跑
6.下列不属于关节基本结构的组成部分的是【 】
A. 关节面
B. 关节囊
C. 关节腔
D. 关节轴
7.体育教学目标可分为【 】
A. 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B. 全年目标和学期目标
C. 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
D. 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
8.排球比赛中,前排队员的站位从左至右依次是【 】
A. 4号位、3号位、2号位
B. 5号位、6号位、1号位
C. 1号位、2号位、3号位
D. 4号位、5号位、6号位
9.人体运动时,肌肉工作的直接能源是ATP,其最终的供能形式是【 】
A. 有氧氧化供能和无氧氧化供能
B. 磷酸原供能和乳酸能供能
C. 糖原供能
D. 蛋白质供能
10.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是【 】
A. 个人因素、共同因素
B. 个人因素、客观因素
C. 个人因素、认知因素
D. 客观因素、共同因素
11.以下哪项是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 】
A. 运动时身体不佳
B. 运动技术不正确
C. 运动时过度紧张
D. 以上都是
12.创编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有多种要素。下列不属于创编要素的是【 】
A. 时间要素
B. 动作要素
C. 音乐要素
D. 审美要素
13.在篮球运动中,练习连续传球切入是为了训练传球后切入的技能,下列有关其练习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传、接球失误只包括传、接球本身的失误
B. 侧身跑
C. 跑动路线是弧线
D. 不得跑对角线
14.足球运动中,头顶球的动作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
A. 判断与选位→头触球→蹬地与摆动→触球后身体的控制
B. 判断与选位→头触球→触球后身体的控制→蹬地与摆动
C. 判断与选位→蹬地与摆动→头触球→触球后身体的控制
D. 蹬地与摆动→判断与选位→头触球→触球后身体的控制
15.一般情况下,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 】种情况。
A. 一
B. 两
C. 三
D. 四
16.以下选项中,对于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基本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
A. 钻研“学理”和“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B. 适当“蜻蜓点水”或者“低级重复”
C. 正确认识运动技能的重大意义
D. 要有层次的学习运动技能
17.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各组练习不同内容,按预定时间相互轮换练习内容,称为【 】
A. 分组教学
B. 分组不轮换
C. 教学分组
D. 分组轮换
18.“身体偏离垂直面又不失去平衡的一种姿势”描述的是哪个体操动作?【 】
A. 撑
B. 桥
C. 立
D. 倾
19.排球比赛中,自我掩护进攻可分为时间差、位置差和【 】
A. 时速差
B. 距离差
C. 空间差
D. 前后差
20.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材的时间应作为【 】
A. 组织措施
B. 休息时间
C. 练习时间
D. 教导时间
1.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安排应以【 】为主要标志。
A. 体温升高
B. 血压升高
C. 兴奋性提高
D. 呼吸平稳
2.在正规的田径比赛中,田赛中的跳跃项目有【 】个。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排球比赛中,发球运动员所在的位置是【 】
A. 1号位
B. 2号位
C. 3号位
D. 4号位
4.运动动机的强化功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行为,还能够促进运动行为具有【 】
A. 稳定的内容
B. 合理的内容
C. 准确的内容
D. 动态的内容
5.有氧运动与【 】相结合的锻炼方式是控制体重的最佳选择。
A. 力量练习
B. 耐力练习
C. 柔韧练习
D. 速度练习
6.奥运会女排决赛采取【 】
A. 一局胜负制
B. 三局两胜制
C. 五局三胜制
D. 七局四胜制
7.摆动腿下栏着地时,只有什么关节可以缓冲?【 】
A. 踝关节
B. 髋关节
C. 膝关节
D. 内肘关节
8.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的总称是【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方法
C. 教学原则
D. 教学要素
9.跳远能增强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等体能。掌握规范的动作要领是提高运动技能的关键,下列对蹲踞式跳远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
A. 助跑时保持匀速,身体重心较低
B. 起跳时用前脚掌积极快速踏蹬起跳板
C. 腾空后展髋下放摆动腿,向起跳腿靠拢,充分伸展身体
D. 落地时小腿前伸,使身体重心迅速转移过落点
10.在篮球比赛中,跳起投篮的特点不包括【 】
A. 不易防守
B. 出手点高
C. 突然性强
D. 易领到进攻犯规
11.下列哪项属于武术基本步型?【 】
A. 上步
B. 进步
C. 插步
D. 仆步
12.队列练习中,当下达“向左转——走”口令后,身体向左转90°后同时出【 】脚向前迈进。
A. 左
B. 右
C. 前
D. 后
13.以下不属于基本体操内容的是【 】
A. 支撑跳跃
B. 队列队形
C. 徒手体操
D. 轻器械体操
14.以下不属于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选项是【 】
A. 信息反馈功能
B. 动机强化功能
C. 环境营造功能
D. 考察、鉴定功能
15.【 】是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之一。
A. 双眼平视
B. 前臂外侧
C. 小腿外侧
D. 手掌向后
16.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师终身锻炼的需要,也是进行【 】的必要条件。
A. 体育教学、提高运动教学水平、适应社会体育工作
B. 体育教学、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适应社会体育工作
C. 体育教学、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适应体育训练工作
D. 体育教学、提高运动教学水平、适应学校体育工作
17.排球运动中,下列哪项属于无球技术?【 】
A. 准备姿势和移动动作
B. 传球
C. 垫球
D. 拦网
18.下列踢毽子基本技法,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盘踢—足内侧踢
B. 绷踢—肩膀踢
C. 拐踢—单足外踢
D. 磕踢—膝盖踢
19.篮球的运球(以右手运球为例)先向对手左侧快速运球,当对手左移时,右手拍击球的右侧上方,使球落在左脚前方,同时右脚蹬地并侧身跨向防守者的右侧,左手顺势拍按球前行,此为【 】
A. 同侧步运球
B.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C. 突破运球
D. 转身运球过人
20.被称为人体所需的“第七大营养素”的是【 】
A. 矿物质
B. 膳食纤维
C. 无机盐
D. 维生素
1.抛实心球的项目类型是【 】
A. 力量型
B. 力量耐力型
C. 速度型
D. 速度力量型
2.体育课中,教师的评价具有【 】
A. 专业性、客观性和可信性
B. 专业性、可信性和持久性
C. 客观性、可信性和持久性
D. 专业性、客观性和持久性
3.以下属于健美操基本步伐的是【 】
A. 迈步吸腿、侧滑步、侧交叉步
B. 迈步屈腿、侧滑步、侧交叉步
C. 迈步屈腿、迈步吸腿、侧滑步
D. 迈步屈腿、迈步吸腿、侧交叉步
4.下列体育活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等心理品质的是【 】
A. 慢走
B. 快走
C. 跳山羊
D. 乒乓球
5.运动中和运动后的饮水,应以【 】为原则。
A. 少量多次
B. 多量少次
C. 少量少次
D. 多量多次
6.以下投篮方式中,使球前旋的是【 】
A.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B. 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C.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D. 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7.下列关于心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B. 正常人一般为60~100次/分
C. 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D. 心率变化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
8.下列不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是【 】
A. 早操、课间操
B. 运动队训练
C. 运动会
D. 体育课篮球比赛
9.田径运动中,属于集体比赛项目的是【 】
A. 接力跑
B. 短距离跑
C. 跳远
D. 掷实心球
10.下列选项中,对侧踢腿的要求与要点错误的是【 】
A. 挺胸
B. 松髋
C. 猛收腹
D. 侧身
11.【 】是指整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肌肉力量。
A. 绝对力量
B. 相对力量
C. 静力性力量
D. 动力性力量
12.提高反应速度的锻炼方法是【 】
A. 信号反应法
B. 指令法
C. 减负法
D. 竞赛法
13.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的【 】严格规定,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A. 练习次数
B. 练习方式
C. 间歇方式
D. 间歇时间
14.游泳的正确呼吸方法为【 】
A. 憋气
B. 嘴吸嘴呼
C. 嘴吸鼻呼
D. 鼻吸嘴呼
15.体育课类型通常分为体育理论课、【 】、锻炼课、考核课四大类。
A. 素质课
B. 欣赏课
C. 运动技能教学课
D. 训练课
16.脚内侧踢球的推送踢法,其特点是踢球脚与球接触时间较长,出球易于【 】
A. 平稳
B. 高远
C. 旋转
D. 快速
17.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是【 】
A. 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不易骨折、不易变形
B. 骨骼中有机物多、无机盐少、易骨折、易变形
C. 肌肉中有机物多、水分多、不易疲劳、不易恢复
D. 关节的灵活性好、稳固性差
18.学生毕业时,评定体质健康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和其他学年总分的平均得分,两者各占【 】
A. 30%、70%
B. 60%、40%
C. 50%、50%
D. 40%、60%
19.体育教学中,安排趣味性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
A. 直接兴趣
B. 间接兴趣
C. 物质兴趣
D. 精神兴趣
20.某小学为了推广普及校园足球,将开展校内联赛,58个队单淘汰共要比赛【 】轮。
A. 57
B. 29
C. 56
D. 58
1.前滚翻和鱼跃前滚翻时,身体触垫的次序为【 】
A. 手、头、颈、背、臀
B. 手、后脑、背、臀
C. 手、后脑、颈、背、臀
D. 头、手、颈、背
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终身教育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
A. 终身体育正在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B. 立足长远,与落实“健康第一”密切结合
C. 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
D. 确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体系
3.【 】是人体各器官中对氧的需求量最大的器官,重量只占体重的2%~3%。
A. 肺
B. 心脏
C. 脑
D. 肝脏
4.下列属于动作形态术语的是【 】
A. 举
B. 回环
C. 团身
D. 前
5.短跑技术的“起跑后的加速跑”指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转入途中跑姿势的一个疾跑段,距离在【 】米左右。
A. 15
B. 20
C. 25
D. 30
6.将新学习的材料和头脑中已有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联系起来,促使大脑对信息的理解的策略属于【 】
A. 练习策略
B. 选择性注意策略
C. 体育学习认知—调控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7.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 】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 早操
B. 课外体育锻炼
C. 课间操
D. 小型多样活动
8.提高过栏速度,【 】,是提高跨栏周期速度、创造优异成绩的根本途径。
A. 提高栏间跑频率
B. 准确踏上起跨点
C. 起跑加速步数固定
D. 起跨腿蹬伸充分
9.在生理学上,肌肉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称作【 】
A. 肌耐力
B. 快速肌力
C. 肌张力
D. 最大肌力
10.对于运动中的肌肉痉挛,下列处理方法不合适的是【 】
A. 对痉挛部位的肌肉做牵引
B. 按摩、揉捏、叩打痉挛部位
C. 点压委中、承山、涌泉等穴位
D. 冷敷痉挛部位
11.教师面对练习者做相反动作的示范是【 】
A. 背面示范
B. 侧面示范
C. 正面示范
D. 镜面示范
12.为展示动作的方向、路线,教师动作示范一般可采用镜面示范、正面示范、【 】示范、背面示范。
A. 全面
B. 局部
C. 侧面
D. 肢体
13.分析理解教材是教师对教材从整体上做详尽分析,理解教材的特点,分析其内涵,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 】,从而为组织处理好教材奠定扎实基础。
A. 注重教材的内在联系
B. 把握知识结构
C. 探索教材教学意义
D. 理清教材知识点
14.50米测试是为了测试学生的速度、灵敏素质及【 】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A. 神经系统
B. 大脑思考
C. 听觉
D. 起动
15.学生动作速度发展最快的年龄是【 】
A. 7~9岁
B. 6~8岁
C. 11~12岁
D. 10~11岁
16.在力量练习中,采用了3~6RM的强度3~4组练习,主要发展【 】
A. 肌肉耐力
B. 肌肉体积
C. 肌肉最大力量
D. 爆发力
17.奥运会上金牌总数最多的项目是【 】
A. 田径
B. 滑冰
C. 游泳
D. 举重
18.投掷练习中,当投掷力量不变时,控制【 】可提高投掷成绩。
A. 初速度
B. 出手角度
C. 出手高度
D. 用力时间
19.【 】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A. 1963
B. 1964
C. 1965
D. 1966
20.下列训练方法中,最有利于运动员建立和巩固动力定型的是【 】
A. 循环训练法
B. 重复训练法
C. 竞赛训练法
D. 变换训练法
1.【 】是具有造血、滤血、储血、免疫功能的生理器官。
A. 脾
B. 肝
C. 肾
D. 胆
2.田径运动的4×100米接力比赛中,每个接力区的有效距离是【 】
A. 10米
B. 15米
C. 20米
D. 30米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学生需具备的素质有【 】
A. 力量
B. 平衡
C. 对抗
D. 体操
4.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 】三方面因素决定的。
A. 竞技能力、竞技状态、比赛条件
B. 比赛发挥、先天性能力、后天性能力
C. 竞技规则、评定手段、裁判员业务水准
D. 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5.跳远比赛运动员完成试跳后,应向【 】走出落地区,否则判为试跳失败。
A. 后
B. 左前方
C. 前
D. 右前方
6.田径运动是比【 】的项目。
A. 强度、力量、耐力
B. 速度、高度、远度
C. 素质、技术、意志
D. 速度、柔韧、灵敏
7.学生学会了羽毛球基本技能后再学习网球,不利于网球基本技能的学习,这是属于【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垂直迁移
D. 水平迁移
8.ATP-CP系统是指【 】
A. 乳酸能系统
B. 有氧氧化系统
C. 磷酸原系统
D. 供能系统
9.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 】为主。
A. 直接经验
B. 间接经验
C. 传统经验
D. 亲身经验
10.体现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是【 】
A. 学生的情绪体验
B. 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C. 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D. 课堂内容有序进行
11.在武术项目中,以“拦、拿、扎”为主要技术的是【 】
A. 鞭术
B. 枪术
C. 刀术
D. 棍术
12.【 】是一种适应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利用低、中年级学生热衷模仿,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特点,运用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模式进行的体育教学模式。
A. 体育技能学习教学模式
B.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C. 选择式体育教学模式
D. 情景教学模式
13.核心力量训练原则中,所谓“核心”就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即【 】以下,【 】以上,包括盆骨内在的区域,是由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包括许多块骨骼肌。
A. 肩关节;踝关节
B. 踝关节;髋关节
C. 肘关节;髋关节
D. 肩关节;髋关节
14.传统体育项目“五禽戏”的创编者是【 】
A. 华佗
B. 孙思邈
C. 李时珍
D. 老子
15.以下哪一个不是肌肉的种类?【 】
A. 骨骼肌
B. 平滑肌
C. 心肌
D. 红肌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灵敏性的手段的是【 】
A. 俯卧撑
B. 双摇跳绳
C. 负重蹲起
D. 立定跳远
17.按运动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 】
A. 直接兴趣
B. 基础兴趣
C. 精神兴趣
D. 间接兴趣
18.铅球比赛三次试掷结束后,成绩较好的前8名运动员进入后三轮,试掷顺序按【 】排。
A. 成绩倒序
B. 成绩优先
C. 前三轮顺序
D. 抽签决定
19.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组织常见的心理学分组形式的是【 】
A. 性别分组
B. 能力分组
C. 友伴分组
D. 兴趣分组
20.灵敏性的评定传统测试方法有【 】
A. 立卧撑测验
B. 侧跨步测验
C. 象限跳测验
D. 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