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体的高度是由【 】的长短决定的。
A. 短骨
B. 长骨
C. 肩骨
D. 不规则骨
2.【 】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A. 体育兴趣
B. 体育动机
C. 体育行为
D. 体育态度
3.【 】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攻击性最强的,最有效的进攻手段和夺取发球权与得分的主要方法。
A. 传球
B. 垫球
C. 扣球
D. 拦网
4.长期运动训练可使心壁结构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但不包括下列哪一选项?【 】
A. 心内膜
B. 心肌层
C. 心外膜
D. 心瓣膜
5.空气质量的等级反映了空气清洁或污染的程度。我国目前计入大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生态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有利于人们参加户外各种体育活动的空气质量等级为【 】
A. 101~150
B. 150~200
C. 1~100
D. 0以下
6.下列田径运动项目中,哪一项不属于田赛?【 】
A. 跳高
B. 跳远
C. 铅球
D. 接力跑
7.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什么呼吸法?【 】
A. 沉
B. 聚
C. 提
D. 托
8.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隔几年举办一次?【 】
A. 两年
B. 四年
C. 一年
D. 三年
9.关于赛前或较大运动量之前,正确的补糖方案为【 】
A. 前三天采用高糖膳食
B. 赛前2~4小时补充果糖
C. 赛前15分钟补充葡萄糖
D. 以上都可以
10.足球比赛场地中,从距每个球门柱内侧5.5米处画两条垂直于球门的线,这些线延向比赛场地5.5米与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的线相交。由这些线和球门组成的区域叫作【 】
A. 中圈
B. 罚球区
C. 球门
D. 球门区
11.下列选项全部运用了医学生物学恢复方法的是【 】
A. 补液、理疗、吸氧
B. 水疗、理疗、吸氧
C. 药物、补液、补充碱性物质
D. 水疗、针灸、补充碱性物质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奥运会格言的是【 】
A. 更快
B. 更高
C. 更强
D. 更壮
13.【 】把体操从社会引入学校,被称为“德国学校体育之父”。
A. 施皮斯
B. 洛克
C. 古兹姆斯
D. 林氏
14.下列不属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是【 】
A. 撕裂伤
B. 挫伤
C. 拉伤
D. 肌腱腱鞘炎
15.在正规的田径比赛中,田赛中的跳跃项目有【 】个。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6.沿人体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是【 】
A. 冠状面
B. 矢状面
C. 额状面
D. 水平面
17.下面能够反映人体机能水平的指标是【 】
A. 耐力
B. 胸围
C. 脉搏
D. 速度
18.以下不属于足球整体进攻战术的是【 】
A. 边路进攻
B. 中路进攻
C. 后场进攻
D. 转移进攻
19.第31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是【 】
A. 北京
B. 伦敦
C. 里约热内卢
D. 东京
20.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将“体操科”改为【 】
A. 体育与健康课
B. 体育课
C. 体育活动课
D. 体育锻炼课
1.篮球战术分为【 】
A. 进攻战术、传球技术、防守战术
B. 进攻战术、攻守转换、防守战术
C. 防守战术、攻守转换、传球技术
D. 防守战术、进攻战术、配合战术
2.脑震荡的诊断要点是【 】
A. 意识丧失
B. 逆行性遗忘
C. 头疼和头晕
D. 恶心和呕吐
3.在体操教学中,体操动作术语的记写方法包括【 】
A. 完整记写法、缩写法、图解法
B. 完整记写法、缩写法、文字法
C. 完整记写法、文字法、图解法
D. 缩写法、图解法、文字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和实施的时间分别是【 】
A. 1995年8月、1995年9月
B. 1995年8月、1995年10月
C. 1996年8月、1996年10月
D. 1994年8月、1995年9月
5.学校组织篮球赛,共九个队。先采用分两组单循环比赛,取小组前两名,再打交叉赛,最后同名次决赛,决定前四名名次,一共要打【 】场比赛。
A. 16
B. 20
C. 22
D. 18
6.当今世界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踏跳缓冲阶段,膝关节在最大缓冲时刻的角度约为【 】
A. 125°
B. 135°
C. 145°
D. 155°
7.女子100m栏比赛栏架的高为【 】
A. 0.914m
B. 0.840m
C. 0.892m
D. 1.067m
8.篮球运动中“三威胁”姿势具有哪些选择性?【 】
A. 传球、投篮、移动
B. 投篮、传球、突破
C. 传球、突破、运球
D. 投篮、传球、运球
9.以下哪一个不是肌肉的种类?【 】
A. 骨骼肌
B. 平滑肌
C. 心肌
D. 红肌
10.在武术项目中,以“拦、拿、扎”为主要技术的是【 】
A. 鞭术
B. 枪术
C. 刀术
D. 棍术
11.人体运动时,肌肉工作的直接能源是ATP,其最终的供能形式是【 】
A. 有氧氧化供能和无氧氧化供能
B. 磷酸原供能和乳酸能供能
C. 糖原供能
D. 蛋白质供能
12.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是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
A. 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B. 体验运动健身的规律
C. 体验运动成功的规律
D. 体验运动竞赛的规律
13.双杠支撑摆动时,两臂应【 】支撑。
A. 屈臂
B. 直臂
C. 微屈
D. 随意
14.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 】、形成乐观开朗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A. 健康水平
B. 运动水平
C. 运动技能
D. 体育能力
15.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很多,下列哪项不会对有氧耐力产生影响?【 】
A. 心肺功能
B. 神经系统调节
C. 激素作用
D. 运动场所
16.篮球行进间运球时应按拍球的【 】
A. 正上方
B. 前上方
C. 后上方
D. 侧上方
17.中国女排在郎平主教练的带领下,于【 】夺得里约奥运会的冠军。
A. 1996年
B. 2000年
C. 2008年
D. 2016年
18.股四头肌是人体膝关节伸的主要收缩肌,其肌腱向下止于哪一部位?【 】
A. 胫骨外侧髁
B. 胫骨粗隆
C. 髌骨
D. 胫骨内侧髁
19.运动负荷一般是指体育课上学生做练习时【 】
A. 练习的次数
B. 练习的难度
C. 身体承受的生理负担
D. 身体承受的心理负担
20.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个器官系统中【 】发育最晚。
A. 神经系统
B. 循环系统
C. 生殖系统
D. 呼吸系统
1.【 】是制定与修改篮球规则的唯一机构。
A. 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
B. 国际奥委会
C. 中国篮球协会
D. 国际篮球联合会
2.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是【 】
A. 以长时间速度性练习为主
B. 运动量的安排要合理,一般强度、密度可稍大一些
C. 避免做过多的憋气动作
D. 宜采用较多的耐力性及力量性练习
3.下列不属于刺激引起组织兴奋条件的是【 】
A. 刺激强度变化率
B. 刺激强度
C. 刺激的作用时间
D. 刺激开始时间
4.在教授学生练习广播体操或跳远的腾空挺身等动作时,可以采用表象训练的方法,下列关于表象训练的顺序描述正确的是【 】
A. 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成套动作→完整动作→模拟比赛
B. 单个动作→完整动作→组合动作→成套动作→模拟比赛
C. 成套动作→单个动作→完整动作→组合动作→模拟比赛
D. 单个动作→组合动作→完整动作→成套动作→模拟比赛
5.运动技术学习中被感受器登记了的技术动作有关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贮存,信息可在此持续【 】秒左右。
A. 10
B. 20
C. 30
D. 40
6.在小组或团队中,学生运用互助性学习形式完成了排球垫球教学任务,这种学习方法是【 】
A. 自主学习法
B. 探究式学习
C. 合作学习法
D. 发现式学习
7.用于帮助练习者稳定重心,维持身体平衡的手法为【 】
A. 送
B. 挡
C. 托
D. 扶
8.体育运动损伤以【 】最为常见。
A. 韧带扭伤
B. 肌肉挫伤
C. 肌腱拉伤
D. 骨伤脱臼
9.下列选项中对球类场地表述错误的是【 】
A. 标准篮球场场地长28米,宽15米
B. 羽毛球场地长13.4米,单打场地宽5.18米,双打场地宽6.1米
C. 排球比赛场区是19米×8米的长方形,所有界限的宽均为5厘米,线的宽度均包括在场区内
D. 国际足联规定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长105米,宽68米
10.蛙泳的一个完整划水动作可分为【 】
A. 外划—内划—前伸—下划
B. 外划—下划—内划—前伸
C. 下划—外划—前伸—下划
D. 下划—外划—前伸—内划
1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同一名球员得到第【 】次黄牌警告,会被红牌罚出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2.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入手点是【 】
A. 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B. 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C. 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D. 在广泛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基础上,提高部分有运动才能的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13.“口令与指示”属于以下哪种体育教学方法?【 】
A. 语言法
B. 直观法
C. 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D. 游戏与竞赛法
14.在卧推动作中,肩关节绕冠状轴进行的是【 】
A. 旋内、旋外运动
B. 外展、内收运动
C. 屈、伸运动
D. 环转运动
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规定,学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每年至少举办【 】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16.下列哪项属于武术基本步型?【 】
A. 上步
B. 进步
C. 插步
D. 仆步
17.乒乓球桌两端与球网平行的白线是【 】
A. 端线
B. 中线
C. 边线
D. 分割线
18.“体操王子”李宁,在【 】第六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获得全能冠军。
A. 1980年
B. 1982年
C. 1984年
D. 1986年
19.运动动机的强化功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行为,还能够促进运动行为具有【 】
A. 稳定的内容
B. 合理的内容
C. 准确的内容
D. 动态的内容
20.《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 】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方面的改变。
A. 分组学习
B. 自主学习
C. 技能学习
D. 合作学习
1.跳远沙坑的宽度最小为【 】米。
A. 2.65
B. 2.75
C. 2.85
D. 3
2.羽毛球正手发球时,左手应用食指、中指、拇指夹住羽毛球的部位是【 】
A. 两三根羽毛
B. 球的中部
C. 球的尾部
D. 整根羽毛
3.青少年运动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是【 】
A. 中暑
B. 脱水
C. 心源性猝死
D. 脑源性猝死
4.击球点在足球的后中部,作用力通过球心,作用力方向是朝着正前方,此时踢出的球是【 】
A. 向前平直
B. 向右前上方
C. 向左前上方
D. 偏高
5.通过人体本体感觉形成的认知称为【 】
A. 感觉认知
B. 概念认知
C. 运动认知
D. 行为认知
6.在篮球四角传球练习中,要求学生双手胸前传接球,在移动时应做到【 】跑侧身接球。
A. 加速
B. 快速
C. 直线
D. 弧线
7.旋转掷铁饼时,人体的躯干转动轴是【 】
A. 冠状轴
B. 矢状轴
C. 垂直轴
D. 额状轴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循环静脉的是【 】
A. 上腔静脉
B. 下腔静脉
C. 肺静脉
D. 心静脉
9.肌糖原在运动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补充血糖的消耗
B. 供给能量
C. 储存葡萄糖
D. 维持血糖的水平
10.奥林匹克文化源于【 】
A. 古印度
B. 古罗马
C. 古巴比伦
D. 古希腊
1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规定,学生要掌握【 】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12.耐久跑的途中跑技术与快速跑的途中跑技术相比【 】
A. 上体前倾小,摆臂摆腿幅度小
B. 上体前倾小,摆臂摆腿幅度大
C. 上体前倾大,摆臂摆腿幅度小
D. 上体前倾大,摆臂摆腿幅度大
13.不属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依据的是【 】
A. 体育教学目标的需求
B. 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C. 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D. 体育教学多功能的体现
14.运动员全身任何部位均可触球的球类运动是【 】
A. 篮球
B. 足球
C. 网球
D. 排球
15.运动动机的功能主要有发动功能、选择功能、强化功能和【 】
A. 维持功能
B. 转化功能
C. 创新功能
D. 社会功能
16.五指卷拢紧握为拳,其中【 】是手心的一面,也是五指弯的一面。
A. 拳心
B. 拳背
C. 拳面
D. 拳眼
17.下列运动项目中,发展腹肌最常用的锻炼方法是【 】
A. 引体向上
B. 跑步
C. 仰卧起坐
D. 体前屈
18.下面所列的四个动作阶段中,【 】是投掷技术动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A. 准备阶段
B. 预加速阶段
C. 结束阶段
D. 最后用力阶段
19.持哑铃平卧飞鸟主要发展【 】
A. 胸大肌
B. 腹外斜肌
C. 肱二头肌
D. 小圆肌
20.在中长跑比赛中,当跑过一段距离后,机体就会有一定的反应,也就是常说的“极点”,“极点”出现后,机体会表现出哪些症状?【 】
A. 运动能力提高
B. 越跑越轻松
C. 机体的氧供给加强
D. 两腿发软,全身乏力,呼吸困难
1.我国“体育”这个词是19世纪末从【 】引进的。
A. 法国
B. 英国
C. 日本
D. 苏联
2.血液是心血管内循环流动的液体,由血浆和悬浮其中的血细胞组成,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
A. 5%~6%
B. 6%~7%
C. 7%~8%
D. 8%~9%
3.【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 娱乐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社会体育
4.50米×8往返跑测试是为了测试学生的速度、【 】及耐久力的发展水平。
A. 灵敏
B. 力量
C. 平衡
D. 转体
5.防守队员在同伴漏防时,立即放弃自己的对手,去补防那个威胁最大的进攻者,而漏人防守队员及时换防的一种协同防守方法是【 】
A. 关门配合
B. 夹击配合
C. 补防配合
D. 交换配合
6.受【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明确提出“体育必须和生活打成一片,使体育成为生活的实践”,并指出生活等于技能、理想、态度、习惯的总和。
A. 桑代克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杜威
7.男子竞技体操包括自由体操、鞍马、跳马、双杠、单杠和【 】六个项目。
A. 吊环
B. 平衡木
C. 蹦床
D. 高低杠
8.体育教学中的条件一般包括【 】三类。
A. 物质条件、身体条件、心理条件
B. 个人条件、学校条件、社会条件
C. 环境条件、信息条件、情景条件
D. 认知条件、行为条件、综合条件
9.《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水平二对应的学段是【 】
A. 1~2年级
B. 3~4年级
C. 5~6年级
D. 7~9年级
10.【 】是细胞进行代谢的内部环境,其主要成分是水和各种无机盐。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体液
11.形神拳的手型有【 】
A. 拳、横掌、勾
B. 拳、立掌、勾
C. 拳、爪、勾
D. 拳、掌、勾
12.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属于化学性传递,其参与的递质是【 】
A. 多巴胺
B. 5-羟色胺
C. 谷氨酸
D. 乙酰胆碱
13.排球比赛决胜局以先得【 】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获胜。
A. 11
B. 15
C. 21
D. 25
14.自由下肢骨的组成包括【 】
A. 股骨、髌骨、趾骨、腓骨、足骨
B. 股骨、髌骨、尺骨、腓骨、足骨
C. 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
D. 股骨、髌骨、桡骨、腓骨、足骨
15.足球技术中,短距离准确传球和射门的最佳部位是【 】
A. 脚内侧
B. 脚背正面
C. 脚背内侧
D. 脚背外侧
16.“极点”出现的迟早及消除的快慢与【 】因素有关。
①运动强度②训练水平③营养状况④准备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7.人体内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大量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大量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合成【 】
A. APT
B. ATP
C. ADP
D. APD
18.运动员在篮球比赛防守中主要用的移动步伐是【 】
A. 侧身跑
B. 交叉步
C. 滑步
D. 变向跑
19.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心率最好控制在最大心率的【 】之间。
A. 50%~60%
B. 60%~70
C. 60%~80%
D. 70%~80
20.【 】是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之一。
A. 双眼平视
B. 前臂外侧
C. 小腿外侧
D. 手掌向后
1.排球比赛中,后排一名队员在对方发球后,迅速跑到前排担任二传,形成前排有三个人进攻的组织形式叫【 】
A. “中一二”进攻
B. “边一二”进攻
C. “联动”进攻
D. “插上”进攻
2.根据体操运动的目的,可以把体操分为【 】
A. 活动性体操、竞技体操和艺术体操
B. 基本体操、竞技体操和艺术体操
C. 活动性体操、竞技体操和表演体操
D. 基本体操、竞技体操和表演体操
3.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 】为主。
A. 直接经验
B. 间接经验
C. 传统经验
D. 亲身经验
4.学校开展广播体操比赛时,一般采用的竞赛方法是【 】
A. 顺序法
B. 淘汰法
C. 循环法
D. 轮换法
5.在中长跑运动开始后不久,运动者常有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速、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等反应,这是【 】
A. 疲劳现象
B. “极点”现象
C. 假稳定状态
D. 进入工作状态
6.下列关于人体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骨组织主要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等构成
B. 骨具有改建、修复的能力,但不具备再生的能力
C. 成人有206块骨,其中有3块听小骨
D. 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中轴骨和躯干骨
7.下列属于足球进攻技术的是【 】
A. 传球
B. 铲球
C. 断球
D. 争顶球
8.“体验运动过程并了解动作名称的含义”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 】领域水平二的水平目标。
A. 运动参与
B. 运动技能
C. 身体健康
D.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9.很多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而不喜欢参与体育运动,叫苦叫累,作为体育教师你认为应对学生进行【 】
A. 积极的情感教育
B. 意志品质的培养
C. 人际交往教育
D. 良好的性格培养
10.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前提与基础是【 】
A. 学校领导观念的转变
B. 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C. 学生观念的转变
D. 学生家长观念的转变
11.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手段是指【 】
A. “怎么评”
B. “谁来评”
C. “评什么”
D. “为什么评”
12.足球的鱼跃头顶球是对于离身体较远的【 】球,而又来不及移动到位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时间射门或救险运用鱼跃动作进行的顶球。
A. 高空
B. 弧线
C. 低空
D. 旋转
13.乒乓球双打比赛时,两个队员应该【 】
A. 连续击球
B. 不分顺序击球
C. 交错击球
D. 随意击球
14.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 】
A. 教学方式的转变
B. 教学行为的转变
C. 学习方式的转变
D. 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15.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 】的概念。
A. 终身体育
B. 终身教育
C. 学校体育
D. 学校教育
16.足球比赛中,掷界外球违反规则时应【 】
A. 重掷
B. 由对方掷球
C. 坠球
D. 获得任意球
17.一天中人们锻炼的最佳时间为【 】
A. 上午7:00-9:00
B. 中午12:00-1:00
C. 下午4:00-6:00
D. 晚上7:00-9:00
1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属于身体机能类共性指标的是【 】
A. 身高
B. 800米跑
C. 肺活量
D. 50米跑
19.羽毛球单打接发球站在离前发球线1.5m处。在右区时应站在【 】,以防发球方以平射球攻击头顶区域;在左区时站在【 】
A. 靠近发球线的位置;中线与边线的中间
B. 靠近发球线的位置;靠近边线的位置
C. 靠近中线位置;中线与边线之间
D. 靠近中线位置;靠近边线位置
20.完成具体肌肉动作是通过【 】
A. 视觉
B. 肌肉本体感觉
C. 皮肤感觉
D. 前庭感觉
1.下列不属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的目标的是【 】
A. 运动参与目标
B. 人际交往目标
C. 身体健康目标
D. 心理健康目标
2.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训练原则有竞技需要原则、动机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 】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教练原则、适时恢复原则。
A. 适时负荷
B. 适当负荷
C. 变化负荷
D. 适宜负荷
3.摆动腿与起跳腿同时过杆的跳高技术是【 】
A. 剪式跳高
B. 背越式跳高
C. 跨越式跳高
D. 俯卧式跳高
4.血小板具有【 】功能。
A. 释放免疫物质
B. 止血和凝血
C. 保护间皮细胞的完整性
D. 运输氧气
5.人的动脉血压是心脏在开始收缩后所遇到的负荷,相当于心室肌的【 】。
A. 小负荷
B. 大负荷
C. 后负荷
D. 前负荷
6.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并且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 】
A. 小团体活动
B. 班级活动
C. 小组活动
D. 俱乐部活动
7.下列物质中,因剧烈运动导致在身体积累的代谢产物是【 】
A. 苏氨酸
B. 色氨酸
C. 乳酸
D. 亮氨酸
8.以下选项中,属于体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特点的是【 】
A. 身体活动
B. 增进健康
C. 活动自由
D. 组织复杂
9.人体安静时,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A. CP
B. 脂肪
C. 糖
D. 蛋白质
10.我国跨栏运动员刘翔在第【 】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
A. 28届
B. 27届
C. 26届
D. 上述都不是
11.教学反思的形式不包括【 】
A. 文本式反思
B. 行动式反思
C. 言语式反思
D. 多媒体式反思
12.田径运动员赛前小周期训练时,负荷的安排一般采用【 】
A. 加大运动量,减小强度
B. 减小运动量,加大强度
C. 减小运动量,减小强度
D. 加大运动量,加大强度
13.短跑的教学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 】
A. 挺胸
B. 前倾
C. 抬臂
D. 后蹬
14.下列不属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是【 】
A. 实践性
B. 基础性
C. 健身性
D. 单一性
15.下列关于肥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儿童肥胖多属于单纯性肥胖
B. 儿童肥胖多属于大细胞肥胖
C. 成年男性肥胖多属于臀部型肥胖
D. 继发性肥胖与疾病无关
16.挺身式跳远的腾空动作,腹直肌工作的形式是【 】
A. 近固定工作
B. 上固定工作
C. 下固定工作
D. 无固定工作
17.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的频率为每分钟【 】
A. 5~10次
B. 12~16次
C. 22~26次
D. 32~36次
18.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 】
A. 动作细节
B. 动作的主要环节
C. 练习的经常化
D. 动作精益求精
19.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 胃
B. 小肠
C. 食管
D. 大肠
20.在羽毛球比赛中,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一方领先【 】分算该局获胜。若双方打成29平后,一方领先【 】分算该局获胜。
A. 1;1
B. 1;2
C. 2;1
D. 2;2